在英國某孔子學院任教的Mandy業余時間喜歡坐著火車到處溜達。在車廂里,她看到了一個“靜悄悄”的、特別的歐洲。
Q:本刊記者
A:Mandy,英國某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業余時間喜歡乘火車到處溜達
Q:你在歐洲哪些國家坐過火車?
A:主要是英國,還有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等等。
Q:能詳細講講車廂里大概的樣子嗎?
A:歐洲的火車都比較相像。我主要在英國,就具體說說英國的火車吧。它的一個特色是會根據客流量來決定車廂數。英國火車都是提前訂票,訂票人少的時候可能一列火車就掛兩節車廂,看起來不像火車,倒像巴士了。人多的時候才像“真正的火車”那樣浩浩蕩蕩地掛十幾個車廂。車廂內部像國內的地鐵一樣,沒有什么裝飾,很簡潔。值得一提的是車廂里的座位朝向十分隨機。有的朝前有的朝后,沒什么規律,而且大部分座位前沒有桌子。車上幾乎看不見乘務員,連上下車都是自己按車門邊的一個按鈕。
Q:車廂設計上有什么亮點嗎?
A:比較人性化。歐洲很多人會推著嬰兒車或者自行車上火車,所以很多車廂里都有一個沒有任何座位的空間用來放大件物品。有的火車在每個座位附近都有插頭,可以很方便地給手機充電。
Q:在火車上,人們一般都做些什么呢?陌生人之間會主動聊天嗎?
A:基本不會!我才來這邊的時候最不適應的就是這一點。車上的人好像幾乎不會交談,車里也不像國內有音樂廣播,所以整個車廂里實在是安靜極了!最奇怪的是,包括英國的小孩子,在火車上基本都不會鬧騰,可能與他們從小的教育有關。但是我可是非常的不習慣!在國內,咱們好像一放下東西很自然地就會跟旁邊的人拉拉家常,但在這里,實在沒有這個氣氛……就算你坐到了面對面的那種位子,對面或者旁邊的人可能一路都在聽音樂、看書,根本不會主動搭訕。我有次試著和旁邊的人“聊”了幾句,但是基本上不能稱之為“聊天”,因為基本上是他在回答我的問題,而他不會主動聊什么話題。但是他們的確非常有禮貌,你如果問什么,他不會不理你。如果你需要幫助,只要開口別人也都很樂意幫忙。
Q:歐洲所有國家的人都是這樣嗎?
A:整體而言歐洲人在火車上都習慣各做各的事情而不是交談,英國人尤其是這樣。我覺得這可能和民族性有關,英國人向來內斂、保守。但即便是在英國,南方人和北方人又不一樣。南方人更安靜一些,而北方人相對比較熱情。我在北方坐火車的時候也看見有人在車上很大聲音地聊天,這在南方很少見。我只能說大部分歐洲國家的車廂里都很安靜,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說意大利。意大利人給我的印象是有點“不靠譜”,我在火車站還遇到過騙子……不過意大利西西里島上有種一個包廂一個包廂的火車,特別有意思。看過《哈里波特》的話可以想象一下,就是霍格沃茲校車那樣的。
Q:除了意大利,還有哪些國家的火車給你留下了特別的印象呢?
A:法國吧,火車很容易晚點。而德國和瑞士這兩個國家的火車幾乎從來不晚點!
Q:車廂里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A:火車上一般很安靜,如果大聲說話的話,可能一車廂的人都會看著你……另外不要吃有氣味的食物,比如漢堡什么的,氣味非常大,會很“囧”。
Q:講講你印象深刻的坐火車經歷吧。
A:當然是肯特郡東南部Hythe小鎮的蒸汽小火車,因為它們是《托馬斯和他的朋友》的原型!這也是世界上還在運行的最小的蒸汽小火車。火車的高度只到我的肩膀,非常小巧可愛。回程的小火車由方形的車頭牽引,黃黑交替的條紋就像小蜜蜂似的。這趟列車乘坐的人比較多,可是最后幾節車廂居然沒有人。我正納悶這些車廂為什么空著,一群身著校服的小學生向我走來,看到我一個人坐在這節車廂上,他們一愣,便笑著坐上了后面的車廂。這時我才看見旁邊的車窗上貼著一張“School Train Use Only”(學校專用車廂)的紙,我竟然匆匆忙忙地混入了學校專用車廂上!
編輯 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