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一本《我的視覺日記》把王小慧帶到了公眾的面前。讀過這本書的人,無論是喜歡藝術的,還是不那么喜歡藝術的,都對這本書的主人公王小慧的命運產生了好奇、同情、敬佩。 “視覺日記”那種完全紀實的、完全自我記錄的日記式的拍攝和記敘像一個個無聲的、連續的夢,它推向我們,讓我們知道,王小慧的人生是藝術的人生,那里有歡樂,有愛情,有夢想,當然也有悲傷,更有無常,而且它們表現得是那么的極致。借助于新近出版的書籍《花非花》,在與周國平的對話中,王小慧的藝術感悟與人生智慧愈加深刻且舒緩,撫平人心。
旅德攝影藝術家,二十年前赴德國留學,作為職業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寫作及講學等活動。現在生活在慕尼黑和上海。她在世界許多美術館等機構舉辦過大量藝術展,屢次獲各種國內國際獎項,作品為許多機構及著名收藏家收藏。在國內、外許多著名出版社出版過約四十部個人攝影集和書籍,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是在中國出版的自傳《我的視覺日記》,自出版以來一直暢銷,再版三十次并獲“冰心獎”、“全國女性文學獎”和“上海優秀圖書獎”。
倘若你知道你眼中的美丑,你感知的善惡,他們都在微妙的微觀世界當中,競相綻放,爭奇斗艷,和你的所想無關,和你的所感相悖,你才知道,你是宇宙當中多么特立獨行,而又自以為是的生物了!
王小慧攝影棚一隅:
1. 觀念攝影《上海女孩》;《我的前世今生之我和我們》
2. 《納米攝影系列之蓮蓬》及雕塑
采訪王小慧,是在同濟大學的“同濟新媒體藝術國際中心”進行的。中心里到處陳設著王小慧的藝術創作,有攝影,有雕塑,有裝置。尤其讓人感興趣的是,在她的攝影作品《我的前世今生》中,王小慧像一個系列電影中的女主角一樣,演繹了中國女性那些具有時代感的形象,那些只屬于中國女性的萬種風情。清朝的王小慧、上海灘的王小慧、大躍進的王小慧、紅衛兵的王小慧等等。帶著這份萬種風情,款款走來的王小慧身著三宅一生的“我要褶皺”的黑衣,具有藝術氣質的標志性的發式,好像多少年也未曾變過,輪廓很美的側臉,好看的嘴形,溫婉的笑容,但我最喜歡她的眼睛,靈動,多情,好似會說話。見到這樣的女子,想起她的一些經歷,你會覺得上帝總是會讓有些人承受太多,那些不幸中的萬幸,那些幸運中的不幸,磨練了這樣一個柔中帶剛的女子,那些大愛,那些大悲仿佛能從她的一顰一笑中流淌出來......
“藝術一定是有感而發”
在德國的一次練習自我表達的訓練中,王小慧站到臺上對大家說:“我想做我喜歡的事情,但這不應只屬于我個人享樂一類,它應同時為這個世界帶來美好的東西,這就是自由地、多方面地、獨到地創造藝術......”
有些人的生命力之強,能讓我們驚訝生命可以如此充實,豐富,也驚嘆具有天才稟賦的創造是那么神奇。對于王小慧,有人說她有七條命,也有人說她活過一百歲,因為她做過的事情,留下的痕跡是那么的多。從攝影到電影,從裝置到影像,從建筑到文學,在她寫的幾十種書籍中,竟然還有一本很暢銷的關于烹調的書。她給我們講起參加上海大劇院收藏她的雕塑《LOVE》的揭幕儀式上的一個小故事,那天她穿了黑色的禮服參加儀式,可到了現場發現黑壓壓的一片,大家都穿的是黑色,于是她決定改換紅色的衣服,回家換衣服,時間已經來不及,于是她將一塊剛買的紅色面料,裹在自己身上,別了些別針,做成了晚禮服的樣子。我看見了那天她的照片,那件臨時的衣服,在她的身上是那么的和諧、高貴。而我清楚,這是無處不在的創造力。
在她近期的創作中,王小慧給我們展示了在納米攝影下的神奇世界,一條昆蟲的腿,一個帶病毒的細胞,一塊墻上的污跡,一朵花上的蕊,都巧妙地幻化出自然的美妙。倘若你知道你眼中的美丑,你感知的善惡,他們都在微妙的微觀世界當中,競相綻放,爭奇斗艷,和你的所想無關,和你的所感相悖,你才知道,你是宇宙當中多么特立獨行,而又自以為是的生物了!
《淑媛》:講講這幾年主要從事的藝術活動,以及對當代藝術的理解?
王小慧:我這幾年做過很多跨界的藝術作品,也就是說我不僅僅去拍照片了。很多人以為我是個攝影家,其實我做的事情遠遠不止一個攝影家所做的事情。我做
p033
過雕塑、裝置、影像、新媒體,同時還寫書,做一些跨國的文化項目等等。有些藝術展覽是非常大規模的,甚至包括行為藝術的概念在里面。比如說,我去年做的“2010夢想計劃”,吸引了上萬個年輕人來講述他們的夢想,最后的展覽非常綜合性。有很大的裝置藝術,也有很多影像,然后有一個設計的“夢想之車”,還有平面的作品等等。而這個項目前前后后做過好多次大型活動,這些活動也都好像是行為藝術。實際上我覺得當代藝術的特點之一就是“跨界”,所以,我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跨界藝術家。
《淑媛》:,下一步藝術活動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王小慧:我其實不太會去特別制定具體的計劃或打算或發展方向,我是一個比較隨緣的人。隨遇而安,隨心所欲,我覺得這是最高的境界。我還是一個喜歡跟著感覺走的人,我不會很理性地分析假如做某件事情會不會帶來比較多的經濟效益?或者能夠帶來更多的媒體效應等等。這些我都覺得和藝術本身沒有什么關系!藝術一定是要有感而發,聽從你心靈的聲音,然后忠實自己去做。
不僅僅是中國的弗里達
有人問王小慧,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王小慧說了一個很短的句子:“我是獨一無二的!”
一個人的經歷像一個人心路的標簽,幾個重要的標簽是當事人經常想起的某種情懷,某種情緒,甚至是某種夢魘。它們有意無意地決定了這個人行走世間的方向。在王小慧的經歷中,少年在文革中經歷的苦難;青年時和丈夫俞林比翼齊飛的愛情;在德國遇見喜愛她的演員安斯佳,并為她而死,她由此產生的內疚和悔恨;三十多歲,經歷的那場車禍,讓她痛失愛人,自己也幾乎破碎;之后,近乎閉關的七年生活,她感覺到死亡、孤獨,還有幻滅和絕望。一次被朋友強制外出,她到了意大利的拿坡里,在離龐貝古城很近的鎮上,看見這里的居民因為比鄰火山,深知一切都可以馬上灰飛煙滅,所以即使貧窮,但每天都過著快樂的生活,非常珍惜當下的歡樂。她于是頓悟,從痛苦的陰影中漸漸走出,用創造來送走時光,締造了今天的累累果實。這一切讓王小慧顯得那么與眾不同,無論站在怎樣的一群人當中。人們因為這些標簽記住了她,以為她應該是那個負重的形象,可是走近她的時候,你會看見她因為一個短信笑話而樂不可支,也會因為被請去電視臺頒獎,請了五個嘉賓而只有她一個人到場,所以一套節目下來,盡說了些請看大屏幕這樣的話而笑場。所以,我們能看到她還保有孩子般的童真和對陌生事物的好奇,這些才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王小慧!
《淑媛》:藝術家大都有一顆流浪的心,即使身體安頓了,精神也在尋求著什么。有時和周圍的人和物很擰巴,你覺得自己大概在一種狀態呆多久就不安分了,和周圍和諧嗎?
王小慧:我是很重精神的那類型的人,特別不喜歡那些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不喜歡現實的東西。我不能太現實,也不太想關心現實的問題。我只關注在事件中
p034
的人性,我覺得那才具有藝術價值。前幾天朋友幫我理財,給我買了個基金,本來說是能賺多少錢,但現在說可能是要賠錢了。我無所謂,因為最后滋養你的絕對不是錢。
《淑媛》: 有人把你比喻成中國的弗里達卡洛,你怎么認為呢?
王小慧:我覺得我的確和弗里達卡洛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我們都是女性藝術家,而且我們是有類似的經歷,比如說都出過車禍;我們的藝術作品有很多與自己人生有關的自拍像、自畫像等等。所以很多的評論家會把我們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評論。我們都是特立獨行的類型,都是既敏感又堅強的女性藝術家。但是也有評論家說,我與她不同的地方在于她的作品都是講述自己故事,而我的作品還包含一份歷史的沉重。也就是說我的作品還更多地關注中國女性的命運,不光是我個人的命運。
《淑媛》:您一直秉承的人生理念和處事原則是?如果用一些關鍵詞來概括自己的性格,會是?對您來說,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
王小慧:我的人生哲學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我曾在一個德國的學習班,也讓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自己的性格,結果我找不到合適的。因為太多了,所以我干脆就說我是獨一無二的了。成功的定義我覺得也很難定義,一個人不可能處處都成功。比如說,你的事業成功,但你的家庭不成功,或是愛情不成功,至少我是這樣一個人。
關于幸福呢?我愿意分享一段我過去寫過的日記。我摘了這么一段來詮釋:“幸福的人是一個有遠大目標同時不忘記自己是生活在現在的人;一個選擇對自己的才能和可能性有挑戰的人;一個對自己的成績和社會承認感到驕傲的人;一個自尊、自愛、自由和自信的人;一個有社會交往也能享受人際關系的人;一個樂于助人并接受幫助的人;一個知道自己能承受痛苦和挫折的人;一個能從日常生活小事上感到樂趣的人;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比缓笪艺f:“讀到這里,我真覺得我很接近于一個幸福的人了?!?/p>
自由遠比愛情可貴
生活會出現一些夢幻,那些夢幻會讓你迷失自己。
王小慧前些日子在從中國回德國的飛機上,遇見了一對夫婦帶著自己的小女兒去德國自助游,他們都是小
在王小慧看來,沒有什么能比自由更可貴。
p035
慧的粉絲,偶遇小慧讓他們很興奮,并詢問去德國后如何坐車,如何旅游等問題,小慧雖然耐心地解釋,但得知他們語言不通,旅游經驗全無,所以下飛機后,小慧只好拎著自己的三個大旅行箱陪他們坐了一陣地鐵,回到家中,突然覺得腰椎一陣疼痛,坐下就再也不能動彈,那場車禍留下的后遺癥犯了。當朋友問她,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不能提重物還是這樣做時,她喃喃地說,“我看著那一家人那么溫馨,那個孩子那么可愛,她不停地給我畫畫,也許那種家庭的溫暖觸動了我,我就跟了去,甚至忘記了自己。”而在我看來,那是小慧在追逐著另一個曾經的自己,那本來應該擁有的家庭、愛人和孩子的自己,因為每當提起這種溫暖時,她的眼中總是泛出瑩瑩的淚光。
小慧在后來的生活中也曾遭遇過愛情,那個藝術家曾經對她許諾給她一個溫暖的家,她也幻想有一個自己的孩子,藝術家說,你來吧,你來了,我這里就好像插上了翅膀,那時的她忘了,自己也是需要翅膀的人。所以這段愛情告訴了她,愛一個人千萬別失去重心,否則最終也得不到默契,反而丟了自我。對于一個內心熱愛自由的人,得到的愛情遠沒有失去的自由可貴。
《淑媛》: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認可嗎?最希望的生活方式?
王小慧:我覺得我的生活方式大方向應該還是我認可的,否則我就不會這樣去生活。可能有很多細節方面需要調整,比如說應該改變一下作息方式,應該多一點體育鍛煉,少一點工作,多一點休閑等等??傮w來說,我寧愿這樣比較忙碌充實的生活方式,而不愿意像很多藝術家那種非常閑散的生活方式。
《淑媛》:你心目中的“新淑媛”標準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比較欣賞男士哪些方面的特質?
王小慧:我覺得“新淑媛”是應該有文化,受過高等教育,知書達理。同時還要有情趣、優雅、溫文爾雅,甚至有見識,是那種見多識廣,而不是小家碧玉那樣子。
我比較欣賞的男士大氣、忠誠、有魄力,同時也會對女人尊重和儒雅。事業上成功,彬彬有禮,這些都是我比較欣賞的。語言有味,面目不可憎,而且最好要有風度。
《淑媛》:寫作對于你意味著什么?談談你的書。
王小慧:寫作也是一種情感的抒發,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雖然我經常沒有太多的時間。我最近的新畫冊有一本叫《女人的前世今生》,或者是說我和袖珍王國,也被稱作“郵票王國”的列支敦士登郵局合作的一本畫冊《王小慧:在列支敦士登24小時》。拍攝了那里的風景,同時出版了郵票、首日封、小型張和明信片等等。這是非??缃绲囊患虑椋彩呛苡淇斓囊淮温眯?。
我現在覺得時間太少都沒有時間寫日記,其實我以前真的很享受寫日記的過程,每天和自己談心,說悄悄話,幫助自己。像心理醫生一樣去分析自己的情感,自己人生中的一些挫折等等?,F在可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越來越忙碌,所以就沒有很多時間去享受寫作了。
《淑媛》:什么樣的契機,為什么會想起和周國平老師合作出書?
王小慧:與周國平老師的合作,也是一個非常偶然事情,也就是說我們都是蠻隨緣的。因為這個偶然的事情,促成了后面一系列的合作。在和周國平對話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學到了很多,而且他的理性思維和我的這種感性類型的人是一種非常好的互補。通過他的一些分析,我覺得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包括我自己的藝術特征等等,總之,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梳理,也是一種學習。
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看的書,有人曾經說過,是男人不能不讀王小波,是女人不能不讀周國平。因為很多女人特別喜歡他深刻的思想和細膩的文筆。
這段愛情告訴了她,愛一個人千萬別失去重心,否則最終也得不到默契,反而丟了自我。對于一個內心熱愛自由的人,得到的愛情遠沒有失去的自由可貴。
王小慧攝影棚一隅:
左墻:最顯眼處是王小慧著名攝影作品《紅孩兒》
右墻: 《納米攝影系列之紅絲線》,正前:《花之靈.性》系列作品之一
p036
王小慧個人作品
《觀察與體驗-慕尼黑》(攝影),南德意志(Sueddeutscher)出版社,慕尼黑;《龍的故鄉》(攝影及文字),哈恩伯格(Harnenberg)出版社,多特蒙特;《中國古典建筑與園林藝術》(文字),慕尼黑建筑學院出版社,慕尼黑
《觀察與體驗-薩克森》(攝影),南德意志(Sueddeutscher)出版社,慕尼黑
《曼谷》(攝影及文字),GU出版社,慕尼黑;《德國成功女性》(攝影),坎普斯(Campus)出版社,法蘭克福/紐約
《燃盡的藍蠟燭》(文字),電影電視文學,上海/臺北
《女人》(攝影及文字),伯勞斯(Braus)出版社,海德堡;《王小慧攝影回顧》(攝影),大地出版社,香港
《建筑文化藝術及其傳播》(文字),百花文藝出版社,天津;《七位中國女性》(攝影及文字),費舍爾(Fisher)出版社,法蘭克福
《抽象攝影》(攝影),凱爾(Kehrer)出版社,海德堡
《從眼睛到眼睛》(攝影及文字),帕萊斯特(Prestel )出版社
《花非花》經典選摘
內在的從容
無論你多么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你的事業是什么,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閑。唯有在這個心靈空間中,你才能把你的事業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嘗。如果沒有這個空間,你永遠忙碌,你的心靈永遠被與事業相關的各種事務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業上取得了怎樣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使用了你的生命而沒有品嘗到它的果實。
愛與孤獨
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曲子,兩者缺一不可。在愛之中有許多煩惱,在孤獨之中又有許多悲涼。另一方面呢,愛誠然使人陶醉,孤獨也未必不使人陶醉。
孤獨源于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的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人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于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不失其所者久
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于每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币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于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還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
習慣于失去
失去也是人生的正?,F象,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究其最終結果看,失去反而比得到更本質。我們遲早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失去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災人禍造成的意外損失,但也是無所不包的人生題中應有之義。“人有旦夕禍?!?,既然生而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禍福的精神準備和勇氣。至于在社會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尋常遭際了,一個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進取心,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有所為必有所不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為必有所不為,而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區別就在于所為所不為的不同取向。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于零。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距離顯示事物的意義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給我們造成很大的煩惱,因為離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經歷很重大,但我們當時并不覺得,也因為離得太近。距離太近時,小事也會顯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顯不出大了。隔開一段距離,事物的大小就顯出來了。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無數的,其中多數非自己所能選擇,它們組成了我們每一階段的生活,左右著我們每一時刻的心情。我們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小事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過境遷,當我們回頭看走過的路時便會發現,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們奠定了我們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過是路邊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罷了。
工作是神圣的
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決于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為本身。這就好比造物主在創造萬物之時,是以同樣的關注之心創造一朵野花、一只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力求盡善盡美,并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中蘊含著一種神性,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
女性的智慧
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也能征服女人。因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如果說男性的智慧偏于理性,那么,靈性就是女性的智慧,它是和肉體相融合的精神,未受污染的直覺,尚未蛻化為理性的感性。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