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粵西山區(qū),一直流行著“偷青”這習俗。所謂偷青,就是農(nóng)村里相愛的男女成雙成對地到別人的菜地里去偷青菜。這偷青,是有名堂的,如果被戶主捉住了并潑上污水,那么這對男女就可以到小河里去沐浴一番,算是定親了。如果沒有被潑污水呢?對不住,你們還不能胡來。
那么,偷青這習俗是怎樣得來的呢?
相傳明朝年間,廣東肇慶地區(qū)有戶殷實人家姓徐,這徐氏人家只有一個獨子叫徐煥慶。徐煥慶長得聰明伶俐,讀書十分勤奮,其父徐福來長年外出經(jīng)商,他看著長得一表人才的兒子,心底里泛起一個想法——讓徐煥慶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因為在那時候,生意人常常被人看不起,而讀書人卻有著很高的地位。
但是命運偏偏喜歡與徐煥慶開玩笑,盡管徐煥慶聰明伶俐,更兼不畏艱苦勤奮讀書,但每次揭榜時總是名落孫山。徐煥慶一直不信邪,依然孜孜不倦地苦讀圣賢書,期望有朝一日能博個舉人什么的。青春就在寒窗苦讀中被不知不覺地耽誤了,待徐煥慶明白過來自己這輩子與功名利祿無緣時,年齡已邁過了三十了。這樣的年齡在古代,在同齡人中孩子都已經(jīng)有十多歲了。
這時候不但徐煥慶焦急,徐福來更急,最怕一脈單傳的兒子到此便絕了后,自己在列祖列宗面前抬不起頭來。于是,徐福來也不征求兒子的意見,便四處找媒婆給兒子張羅對象。
這樣的人家找對象,當然是十分容易的。沒多久,媒婆便介紹來了好幾個對象,其中有三個女子徐煥慶是十分喜歡的,竟然喜歡到了不知該割舍哪一個的程度。這三個女子分別是:如花清麗可人,性格溫柔;若蘭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秋菊賢淑漂亮,善解人意。當他想選擇如花時,若蘭和秋菊殷殷的目光投過來,他就狠不下心;當他想選擇若蘭時,如花和秋菊火熱的眼神兒望過來,他也難以割舍。唉,究竟該選擇哪一個好呢?徐煥慶可謂傷透了腦筋!
最后,還是父親徐福來給兒子出了個主意。他說:“慶兒,娶妻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能夠光看外貌,必須要看她能否與你同甘共苦,白頭偕老。”
徐煥慶說:“怎么才能知道她們是否愿意與孩兒一起同甘共苦,白頭偕老呢?”
徐福來想了想,說:“我有個法兒,可以測測她們是否愿意與你同甘共苦。”說罷,他在兒子的耳朵邊嘀咕了好一陣,只聽得徐煥慶連連點頭,大贊好主意。
過了幾天,是農(nóng)歷四月初八,當晚的月兒雖然還是半圓形,但已經(jīng)很清麗。徐煥慶對如花說:“我們今晚去做個游戲,到隔壁楊嫂家的菜地里去偷青菜,好嗎?”
如花不解地問:“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冒險游戲呢?”
徐煥慶說:“這當然有道理在里面呢!”
一聽里面有道理,如花便不再問了,隨了徐煥慶便去。她的內(nèi)心啊,其實很想成為徐煥慶的妻子呢!
路線是指定的,一會兒功夫倆人便到了楊嫂的菜地里。那是一地綠油油的青菜,還有一些胖嘟嘟特惹人愛的黃瓜。不大一會兒,倆人手上都摘了一捧青菜了,徐煥慶還按照父親的要求摘了一條黃瓜,父親說那可以生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呢。
這時,也是預先便約好了的,楊嫂從黑暗處走了出來,捧著一盤污水迎頭便潑了過去,嘴里還在罵:“我叫你們兩個愣頭青偷我的青菜,叫你們遭盤污水得到懲罰。”
一下子,倆人避無可避,衣服上全是污水。如花嚇得花容失色,還沒待徐煥慶解釋便哭著回去了。自然,這一門親事便告吹了。
第二晚,徐煥慶也以同樣的理由約若蘭,很想與徐煥慶廝守一生的若蘭也欣然同往。但到了被潑污水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若蘭照樣哭得梨花帶雨,也沒有聽徐煥慶解釋便掩面離開了。同樣,這一段姻緣也以失敗而告終。
第三晚,徐煥慶再約了秋菊。在失去前兩個女友的基礎上,他對秋菊所抱的希望不大,只不過是為了不傷害老父的心而例行公事般再做一出戲罷了。
那夜已是四月初十,月光比前兩晚明亮多了。待到了潑污水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徐煥慶怕楊嫂忘了,還順帶喝了聲:“楊嫂,我們在偷您的青菜呢。”
劇情照樣上演。楊嫂從暗處走出來,一邊潑污水一邊罵:“我叫你們兩個愣頭青偷我的青菜,叫你們遭盤污水得到懲罰。”污水潑出去之后,徐煥慶便等著看嚇得花容失色或哭得梨花帶雨的秋菊。但當他睜開眼睛時,卻發(fā)現(xiàn)秋菊就伏在自己的胸前,為自己遮擋了大半的污水,臉上滿是關心的深情。
自然,這一出戲的結果是秋菊成了徐煥慶的媳婦。倆人一直都相廝相守,直到白頭偕老,成為粵西地區(qū)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
從此,四月初八偷青這習俗便沿襲了下來。后來,因為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東方的情人節(jié),年輕人為了增加浪漫氣氛,在元宵節(jié)的晚上也玩偷青這浪漫的事。因此,時至今日,在粵西地區(qū),偷青的時間不但有農(nóng)歷四月初八,還有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題 圖:李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