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追溯一下吧。
1987年底,江門市文聯為籌備《江門文藝》復刊(1986年被停刊整頓),分別從恩平縣、陽春縣調入吳迪安、蔡少尤兩人,實施復刊(原為四開八版小報改為16開雙月刊),于1988年5月出版第一期(總第102期)。主編是江門市文聯副主席謝繼賢,副主編是吳迪安、蔡少尤,美術編輯是林偉儔。時任市文聯主席薛劍虹先生也過問編輯部工作。第一期未面向市場,全部刊發本地作者(五邑兩陽)的文學作品,商河的先鋒小說《天火》刊出引發爭議。第二期(總第103期)起投放市場,由《佛山文藝》發行部代理發行,發行了四期,沒有產生經濟效益。接下來又遇上報刊整頓,《江門文藝》被點名,要整改。其后雜志應付出版了兩期應時應景的學雷鋒什么的,未投放市場。到1990年6月,艱難時期,江門市文聯副主席葉柏洲先生主動請纓,勇挑擔子,擔任執行主編,冒險拍板連載佛山戊戟的長篇武俠小說《江湖傳奇》,起用新發行商,重新進入市場,一舉打開了局面,發行量達10多萬冊,經濟效益顯著,由此在期刊市場牢牢扎下了根基。1992年底,葉柏洲先生退休后不再擔任執行主編,改由謝繼賢主編操作。謝繼賢主編借勢順應廣東驟然而至的打工大潮,開辟打工文學園地,扶持打工作者,繼續開創新局面,鞏固和擴大了成果。1993年1月,雜志改為月刊,增加編輯人員,發行量提高到20萬冊。1998年8月,成立江門文藝雜志社。1999年,雜志改為半月刊。此期間,《江門文藝》的市場占有量一度為同類刊物最高之一,經濟效益可觀,視為輝煌時期。1991年以來,前后有鄺宇、蔡祖英、郭衛東、雪月、任健庭、鄢文江、謝荔翔、嚴敏、宋世安、熊正紅、黃素芳、阿北擔任過編輯。謝繼賢主編退休后,時任江門市文聯主席鄺宇于2000年7月兼任主編,時任江門市文聯主席余教于2003年7月兼任主編,郭衛東于2005年8月接任主編,吳迪安于2009年11月接任主編。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有以前積聚的,有環境急劇變化帶來的),從2003年起,《江門文藝》的經營和發行已逐年下滑。2008年全球發生的金融風暴以及平面媒體近年來所面對的嚴峻局面,特別是期刊市場,與《江門文藝》同類產品的,紛紛折戟沉沙,不堪忍睹。《江門文藝》逃過此劫,已屬萬幸,但深陷困境,似乎已無回天之力。期間雜志社同仁未言放棄,苦苦支撐了下來。
2010年,江門市文聯對雜志社工作重新布局,時任江門市文聯主席、江門文藝雜志社社長尹繼紅先生,以開闊視野,創新思維,凸顯改革的魄力,大刀闊斧地實施“多向經營,開放辦刊”的理念,引進多家友好合作伙伴,初步償還了部分債務,一度舒緩財務緊張之勢。
2011年新年伊始,《江門文藝》改為旬刊,除保留原來上下刊的特色外,增加的中刊為動漫版,多層次地展現《江門文藝》的風采,為《江門文藝》的未來搭橋鋪路,拓展生機。只是,廣告業務明顯下滑、蕭條,財務捉襟見肘,雜志負債經營,再度陷入困境,嚴重威脅雜志生存,上上下下無不憂心忡忡,期望能有一條新的出路。
2012年4月,江門文藝雜志社納入廣東省非時政類報刊轉制第一批名單,轉企改制工作啟動。2012年9月,轉制方案獲通過,注銷原有事業單位編制,改為國有獨資企業“江門文藝雜志有限公司”。
《江門文藝》經過前期“繽果動漫”的鋪墊,以及“夢想方格”版的一路摸索、打拼,市場普遍反映良好。動漫乃為新興朝陽產業,方興未艾。江門市文聯經多方調研,反復征求意見,權衡再三,經雜志社全體員工同意,做出艱難和痛苦的決定:2013年《江門文藝》改為月刊,過渡到《夢想方格》出版。
至此,《江門文藝》(打工、生活)完成了一個歷史時期的使命。
展望明天,她將踏入新的路途,呈現出新的面貌。
讓我們懷念和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