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重演中的配角
當地時間11月2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會面。會談后,希拉里旋即返回耶路撒冷,再與以色列領導人舉行新一輪會談,試圖盡快促成巴以達成停火協議。
此次成功削弱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打擊其火箭彈發射能力,并清除該組織重要武裝人員的以色列,繼2008年對加沙地帶發動代號“鑄鉛”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后,再次令其背后支持者美國,感到巨大的壓力。在希拉里煞費口舌的斡旋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最終選擇“體面地”接受?;?。
這讓人回想起3年前的萬圣節之夜,本雅明·內塔尼亞胡以和平推動者的姿態出現,隨后,這位素以固執己見著稱的以色列總理宣布:“我們將立即著手和談,”而一旁站著的,正是面無表情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我認為我們應該……毫不動搖地勇往直前?!边@些短暫的?;饏f議對巴勒斯坦而言毫無意義,但畢竟每次都使人看到局勢進展的曙光。內塔尼亞胡狡猾地稱之為“前所未有”的讓步,儼然一位躲過圈套而沾沾自喜的象棋大師。
過去40年間,令人尷尬的中東問題記者招待會也間接刻畫了美國國務卿這一角色。他們試著去耶路撒冷或者拉馬拉,公開表示“謹慎而又樂觀”,一旦誰想私下改變?;饏f議中的逗號,以色列人或巴勒斯坦人就會馬上擺出分號甚至省略號來阻斷一切。所以?;饏f議總是大同小異的,它只是僵局出現前的冷盤。
讓人困惑的戰略耐心
在出任美國國務卿前,希拉里并沒有全球戰略家的經歷,所以“鑄鉛行動”后她歷次在中東的斡旋表現,表明她在“中東討價還價課程”上還僅僅是個菜烏——她略帶莽撞的自信與強硬,違背了美國國務卿的基本準則:中庸至上。
白宮與國務院之間的緊張關系,歷來是美國政壇影響深遠的有趣話題,個人風格往往預示著其實質外交政策,無論是奧巴馬總統對外的模棱兩可,抑或希拉里反復無常的魯莽激進,都無法帶來長久穩定的外交政策:阿富汗內外交困,伊朗或退出談判,中東毫無進展,敘利亞與朝鮮依舊有恃無恐,俄羅斯提出共建導彈防御系統……
但希拉里不愿正視這些問題,她只是不失時機地要求政府保持“戰略上的耐心”,從不堅決執行自己的強硬觀點。每當外界質疑聲起:“此行你能保證多大程度上的損害控制?”希拉里總是舉重若輕地回答:“我不知道,但我希望能做些什么。”
飛來飛去忙著“世界巡演”的美國國務卿,看似風光無限,但更多的是徒勞無功。某種程度上說,即便現在飛機能載著你前往世界的任何角落,但各國國務院這一歷史悠久的重要部門仍習慣于通過電話打交道?!巴铺亍辟骄渫ㄐ女數?,國家動態往往不脛而走,美國的外交權利已從國務院轉移至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五角大樓。
希拉里任職前的國務卿中,只有寥寥數人取得了不俗成就: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是尼克松總統神經質的知己:舒爾茨則對里根政府的政策擁有很大發言權;貝克之所以得勢,是因為他與老布什總統私交甚密,并且是位一流的實干家。其他多數美國國務卿不是壯志未酬,就是被人遺忘。
希拉里上任后的種種缺乏原則讓人困惑不已,她所擅長使用的“美國人情味”王牌,被時間證明,無法為滿懷壯志但苦于無從下手的總統奧巴馬提供可靠的方向。她疲于奔命,大眾卻看不到美國外交政策的可持續發展。盡管知情人士都頻頻透露,她與奧巴馬的關系牢不可破,但希拉里仍在就任國務卿期間多次表示“只在國務院任職一屆”。忙而無果,心有余而力不足,都成為美國政壇對希拉里拒絕二度出任國務卿的揣測。
若隱若現的未來之路
如今,2012年美國大選讓一切重歸現狀:奧巴馬連任總統,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共和黨掌控眾議院。那么接下來,希拉里何去何從?
倘若回避美國國務卿這個略顯尷尬的職位,沒錯,我們現在談的可是希拉里·克林頓——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第二號美國人,一個魅力不減,竭盡全力想讓美國發展進程影響全世界的女人。
“希拉里將是民主黨競選2016總統大選的最佳人選,”紐約州參議員克里斯頓-吉麗布朗德在接受“BuzzFeed”網站的采訪時稱,“我認為她將非常泰然自若地成為下一任的民主黨總統。”
在采訪中,克里斯頓將希拉里形容為自己的政治偶像:“希拉里就任國務卿期間的經驗不但提高了她的民望,增加了她的經驗,而且還證明了她是那個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人。如果想呆在她那樣的舞臺上,我想我必須不斷活躍于政治事務當中?!?/p>
希拉里是一個絕對自信的女性,她厭惡生活在任何人的陰影之中,即使是她的丈夫比爾·克林頓也不行。2009年8月10日,希拉里在訪問剛果民主共和國時,一位剛果大學的學生向她發問:“克林頓夫人,關于世界銀行反對的這個我們和中國的合同,克林頓先生的想法是什么?”希拉里面部略扭曲地厲聲反問:“你想讓我告訴你我丈夫的想法嗎?”隨即她連珠炮般自問自答:“如果你想知道我的看法,我可以告訴你,我丈夫不是國務卿,我才是!我不是來給我丈夫開道的!”說完迅速離去。
所以此時此刻,克里斯頓口中的“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人”,就頗值得玩味了。一個女人能披荊斬棘,成為統帥么?希拉里在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并未取得什么重大政績,但這一職位卻奇跡般地給她帶來了人氣——當總統奧巴馬和財政部長蓋特納為他們的經濟政策飽受打擊時,希拉里正瀟灑地架著墨鏡手持黑莓慷慨陳詞,輕松獲得了更多零成本的支持和信任。
盡管希拉里在2009年做客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時公開表示:“對再次競選總統絕對不感興趣?!钡@并不意味著她不可能改變主意。畢竟當年接替希拉里成為紐約州參議員的克里斯頓,是今年最早一批詢問希拉里是否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的人員之一。年齡并不是困擾希拉里的主要問題,即使到了2016年11月,她也才69歲零9個月,還不到里根第一次當選總統的年齡。她終究是克林頓家族的一員,政治只會是她的第二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