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柯達申請破產保護,“黃色巨人”游走于破產邊緣,讓全球為之驚愕。不過,這一無奈求生之舉表示柯達還有機會,重新洗牌后,“遲暮英雄”仍有再生的希望,仍有重拾輝煌的機遇。
首先,申請破產保護與宣布破產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根據美國破產法,申請第七章破產意味著公司已破產倒閉,請求進入資產清算法律程序,以保護債權人的利益。而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的立法宗旨在于企業重組和重整,而非破產清算。柯達依照第十一章申請破產重組,暫時不會面臨資產清算,而是有機會對其債務、成本以及各種義務進行重組,還可以“翻本”。
柯達表示,此舉在于加強其在美國和海外的流動性,將非戰略知識產權商業化,妥善解決遺留的負債問題,并使公司專注于最具價值的數字采集和打印業務。
在致客戶的公開信中,柯達公司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佩雷斯指出,現階段,柯達必須進一步調整成本結構,通過出售非核心知識產權資產完成轉型。
“申請破產重組并不代表柯達將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佩雷斯說,“重組是為今后東山再起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重組,柯達將更具活力。”
柯達將要把目前的3個業務部門重組為商業部和個人消費部這兩個部門,期望借此降低成本并提升生產率,以幫助公司度過財政難關。
而事實上,柯達已獲得來自花旗集團9.5億美元18個月期信貸支持,這足夠維持公司在重組期間的正常運營。
其次,柯達有數以萬計的專利可變現或與其他IT巨頭達成戰略聯盟,躲過一劫。柯達創建130年來,積攢了1萬多項專利。柯達擁有一系列高價值的數字技術專利,僅在2008年到2011年四年間,柯達靠出售部分專利許可權和打專利官司收入19億美元,是個名副其實的專利巨人。即便柯達再無創新產品,在短時間內,柯達靠專利維生,收取專利費,照舊吃香喝辣。
而打專利官司從中謀利也不失為生財之道。進入新年,柯達密集提起專利訴訟,矛頭直指當今IT巨頭。
1月14日,柯達在紐約對他的死對頭富士提起訴訟,起訴富士侵害其5項有關數碼照相機的專利技術,涉及數字圖像的捕捉、儲存、預覽和傳送等方面技術。柯達聲稱,已將這些技術授權給超過30家公司使用,其中包括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等手機制造商。柯達表示富士并沒有獲得其授權卻一直偷偷地在使用這些技術。
4天后,柯達又將三星推上被告席,指控三星的產品侵犯了5款柯達數碼成像技術的專利。
此前,柯達已宣布指控蘋果和HTC分別侵犯它4項和5項專利。柯達指控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圖像傳輸功能侵犯了柯達的專利,指控HTC侵犯了其在圖像預覽和圖像傳輸方面的專利。
再次,柯達有著巨大的創新力。“只要你按下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這是柯達的經典廣告詞。在膠片時代,柯達是技術創新的領頭羊。在歷史上,柯達曾經定格了無數的傳奇瞬間。如果沒有柯達,或者把柯達從上世紀的歷史里趕出來,眼前的世界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模樣。在數十年的時間里,柯達一直是全球膠片的技術大佬,靠不斷創新壟斷全球膠片市場。
顯然,要保持一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就必須不斷創新,必須要有新的產品,要有新的核心競爭力。要有與時俱進的勇氣和能力,所研發的新品,要有超前意識,要始終走在市場前列。
相信柯達會痛定思痛,重新煥發創新的激情研發新品,并及時將創新的技術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像蘋果那樣,研發出“撒手锏”占領市場,重新“鐫刻美好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