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霏宇,一位致力于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評論家、策展人。他曾是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中國當代藝術部的顧問,于2011年底被任命為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
Q:是什么燃起了你對中國當代藝術界的興趣,美學與政治的結合嗎?
A:對。我在大學時期就對中國的一切深有興趣,從各方面來看藝術都為窺視中國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窗口。
Q:你2001年就來到了中國,直到2006年才決定在北京定居,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A:我一直在思考《藝術論壇(Artforum)》什么時候能把注意力轉向中國。在我來中國后不久,就被邀請為這本雜志撰文,而且2008年的時候我促成了其中文網站的上線。
Q:說說你的新工作吧,為什么去了尤倫斯?
A: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07年成立起,我就開始關注它。尤倫斯發展經歷了起起伏伏,但它作為北京接觸當代藝術的一個窗口,一直保持著國際化博物館應有的水準。
Q:那你有吸引西方人的計劃嗎?
A:有。比如說,2011年末我們做了一個關于70后藝術家的調查,希望能夠回答西方美術館一直想弄清楚的問題:中國年輕藝術家中最有趣的一批人都是誰?
Q:你會覺得協助西方人了解中國正在發生什么是義不容辭的事情嗎?
A:是。對于那些來到北京、并且對當代藝術感興趣的西方人說,尤倫斯就像一個地標。在今后的幾年中,我還準備做進一步的拓展。比如我們計劃把剛剛說到的70后藝術家作品做一個國際巡展。
Q:中國藝術對外傳播的渠道是不是還比較封閉?
A:目前并沒有影響力大的機構或者出版物來讓西方人真正欣賞異國文化的敘述方式。但事情正在改變。2010年,美國現代藝術館策劃了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展。
Q:傳說那些出口的中國藝術品是在故意迎合國際口味,對嗎?A: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如此,但是現在情況變得不一樣了。有些中國藝術家的創作帶有濃郁的中國氣息,它們太中國化了,以至于在本國大受歡迎,卻得不到西方人的欣賞。
Q:你認為對西方藝術品感興趣的中國收藏家正在增多嗎?
A:是的,2010年開始變得很多。當西方藝術品相對來說更容易購買時,中國收藏家是非常愿意去參與的。
Q:國際市場也在等待著中國藝術品的開放吧?
A:恩,我最近遇到了越來越有購買意向的西方收藏家。想想幾年以前,來自西方的買家們只會關注很少的一些著名畫家。
Q:在蘇富比拍賣行,張曉剛的作品《永恒的愛》打破了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紀錄,尤倫斯伯爵的眼光為什么這么精準?
A:尤倫斯伯爵總喜歡說他“抓住了核心”。這正是讓我激動不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