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是不是添了一些你從來沒想過的苦惱?而這些困擾著你許久、讓你寢食難安的煩惱,也許卻是你身邊的那位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可別小看了爸爸的能耐哦!
媽媽困惑:我的女兒從2歲半開始學畫,孩子還小,畫好畫壞,我和老公從未有過奢求。可是我們必須忍受她畫畫之后滿屋狼藉、慘不忍睹的情景。日復一日。我們就這樣過了將近2年!
每次都是我去打掃戰場,她破壞只需要10分鐘,可是要讓屋里恢復到原貌最少需要半個小時!女兒最初畫簡筆時善后工作還算簡單,隨著她逐步升級到國畫,我開始的時候還是樂滋滋的,可是后來就越發感覺到這任務的艱巨了!而且女兒“工作”時還有個特點,她不在自己屋里,而是在客廳,基本上是客廳有多大,她的“戰場”就有多大。
如此廣闊的戰場、如此繁雜的工作,讓每天上班回來還要做飯、操持家務的我實在不堪重負,其實主要是心理作用,一個字——煩!
為此,我什么招都用過了:數落老公,嘮叨他不幫我做家務,家里變得火藥味十足;給女兒做思想政治工作,讓她明白勞動的重要性,但是女兒卻會軟聲相求“這是最后一次”,或者戴上耳機告訴我們她要學外語了,有兩次畫未完成就干脆一扭頭徑直回到自己屋里,只剩下我和老公干瞪眼沒辦法。直到這一次,我平生第一次打了女兒!看到女兒憋紅了的小臉和含在眼眶的淚珠兒,我的心也疼了起來。可我嘴里和手里卻不會含糊,只要她不求饒……
其實這事說大不大,但對我來說卻不算小事,我該怎么辦?
爸爸答案:妻子為此生平第一次打了女兒,倔強的女兒差不多整整一天沒有和我們說一句話,但是晚上,我正要喘口氣時,一切又重來,她繼續“沖殺在前”,妻子繼續打掃戰場……一直比較嬌寵女兒的我也實在無法繼續忍受了。一個周五的晚上,在我的諄諄誘導下,妻子破天荒地坐在電視機前,視眼前七零八落的“戰場”如無物而穩如泰山。女兒驚詫地望著她的母親,眼神從不解到憤怒到乞求,眼看妻子坐不住了,我咳嗽了一聲,對女兒說:“寶貝兒,我和你媽出去買些東西,大約要半小時才能回來,你一個人在家,別害怕。”我壯志決絕地拉起一步一回頭的妻子出了家門。什么買東西,哪有晚上9點半還開的超市,我們就在樓下站了大約60分鐘。期間妻子的手機響了7次,5次是家里的電話號碼,沒接。一次是我父母的,一次是她父母的,都是女兒搬來的救兵。謝天謝地,老人支持我們的做法,只是叮囑我們別讓孩子睡得太晚。
“是啊,她明天還有課呢!”妻子明顯準備繳械了,為什么要挑今晚,就因為她明天要上畫畫課,要是換一天,我們的計策還不靈了呢!女兒難道明天會空手去上課嗎?
1個小時后,我們輕手輕腳打開房門,發現女兒蜷曲在沙發上已經睡著了,作畫的“戰場”已被打掃,我和妻子非常非常驚訝地發現,雖然這是女兒第一次收拾自己的“戰場”,但干凈和歸整的程度決不亞于她的母親。
第二天晚上,當女兒的“工作”快要接近尾聲時,我又拉著妻子走了出去。這次時間沒有那么長,也沒有電話的打擾,我們打開門,女兒坐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客廳里甚至看不到爆發過戰斗的痕跡。
第三個晚上,當我準備再次拉著妻子出門時,女兒突然抬起頭:“你們以后不用再躲出去了,我畫完畫后會自己收拾好的。”
爸爸提示:每個超過30歲的為人父為人母者,都恐怕有過大致類似的想法:決不讓自己幼時吃過的苦讓孩子再吃一遍。可是,我們要捫心自問,在竭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幸福童年時,我們是不是也忘記了將70年代人最引以為豪的自立精神傳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