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長且規模巨大的房地產信托,在當前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措施前所未有的嚴厲背景下,其風險問題成了關注的焦點。
房地產信托一直是信托資金利用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房地產企業融資的一個主要渠道,很多大型地產公司都是房地產信托融資的大戶。2002年以來,房地產信托規模每年保持快速增長,只是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因為監管加嚴和房地產行業形勢影響,才有下降。截至2012年6月底,房地產信托業務余額為6953億元。
房地產信托得以快速發展的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國家的宏觀調控,房地產企業從銀行獲取開發貸的難度增加,二是房地產信托的運作模式多樣,能夠靈活滿足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需求。
快速增長且規模巨大的房地產信托,在當前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措施前所未有的嚴厲背景下,其風險問題成了關注的焦點。擔心主要基于兩點,一是房地產信托頻現提前清償,二是房地產信托面臨兌付高峰。
提前清償是否意味著風險?
2012年以來,大約有50只房地產信托提前清償,那是不是說明房地產信托出現了風險?事實并非如此。房地產信托提前清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房地產商找到新的融資渠道后,不愿使用高成本信托資金,因此會提前償還投資者本金及收益。這種情況最多。房地產信托的融資成本要高于銀行貸款,當房地產商開發到一定程度,能夠符合銀行貸款了,就會償還信托資金。而項目開發進度、銀行貸款到位等存在不確定性,于是信托設立之時將期限設置稍長,但約定可提前結束。因此,這種情況的提前清償屬于正常業務操作,跟風險沒有關系。
第二,房地產企業因為考慮房價等因素暫時不打算開發,因此信托到期時沒形成銷售,而房地產公司自身又有資金,就提前清償了。
第三,項目確實出了問題,信托公司為了控制風險,提前清盤。這種情況極個別。這事實上也體現了信托公司風險控制方面的能力,從信托計劃設立之初,信托公司便會全程介入并監控房地產商的銷售情況和現金流,一旦發現房地產存在兌付問題便會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風控措施。
能否應對兌付高峰?
房地產信托期限最常見的為2年,而房地產信托密集發行期主要在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由此,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是信托兌付的高峰。2012年總共有2000億至2500億元房地產信托到期,其中3月、6月和9月為兌付高峰期。從年初開始,好多人就在擔心兌付高峰能否應付過去,不過目前看來,已經平穩度過上述三個兌付高峰。2013年一季度兌付規模為400億元,二季度為500億元,基本跟2012年持平。
其實,2011年11月、12月才是房地產信托最難的時候,房子賣不出去,但也成功渡過難關。現在無論從房價還是銷售量,形勢都要遠遠好于當時。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信托事實上幾乎不存在實質性的兌付風險,因為房地產信托采取了充足的抵押擔保措施,抵押率通常在50%以下。即使不能到期兌付,也可通過發新補舊、找第三方接盤和變賣抵押資產等方式,保證投資者資金安全。
第一種常見方式是發新補舊。如2011年10月,四川信托推出8億元青島凱悅特定資產受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接盤中融信托2010年8月發行的一只“中融·青島凱悅”信托產品。2011年4月,華融信托發行華信大足優先級受益權轉讓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計劃讓一開發商持有的金谷信托同名計劃9050萬份優先級受益權。
第二種常見方式是賣給資產管理公司。如中誠信托將深圳紫園投資集合信托提前終止,將房地產信托貸款轉讓給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另外還有賣給其他房地產商、賣給房地產基金、抵押資產拍賣等方式。
其實再不濟,信托公司也有實力自己接盤,風險全部自己承擔。2012年6月30日信托全行業實收資本為913.56億元,平均每家13.84億元。2011年12月31日全行業利潤總額增加為298.57億元,平均每家4.52億元;2012年2季度全行業半年度利潤總額為189.96億元。如果按照中金公司預期,10%-15%的房地產信托項目可能出現違約風險,2012年可能有200億元左右的房地產信托有違約風險,這也就是信托業半年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