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云的作品這樣有著強烈精神歸屬和創新的創作手法的國畫,相較于傳統的國畫作品來說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10月15日,與羅云先生約好在寬窄巷子進行采訪,我們趕到的時候羅云已泡了一杯竹葉青,隨手翻看著雜志。第一眼看到他,就給人一種仙風道骨般藝術家的感覺。
豪爽、真誠、不問世事關門作畫,是羅云對自己的描述,這些特點從他的畫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正如那就老話所言:人如其畫,畫如其人。
說起羅云的作品有一幅是不能不說的。在去年5月舉辦的“四川更加美麗——四川美術書法名家優秀作品展”中獲得金獎的《從悲壯走向豪邁》,這是一件件長6.5米,寬2.4米的巨幅國畫作品?!斑@幅巨型國畫構圖的霸氣和造型的獨特,再加上畫家獨特的筆力,打破了巴蜀畫派一貫溫潤含蓄的固定模式?!眮碜员本┖统啥嫉膶<疫@樣評論這幅作品。
它創作于汶川地震之后,可說是羅云代表作之中的大作,從其畫幅上來說很少有國畫可以匹敵。如果見到作品的原作你一定會被它大氣、磅礴的視覺效果所震撼,畫面中一張張神態各異的臉上你所感覺到的是災后重建,重得家園之后的幸福、喜悅之感。羅云給《投資客》記者講述起創作這幅作品的情形:2010年四月四川省委宣傳部為了籌備這次作品展,組織了包括他在內的數十名藝術家前往重建中的災區采風,而這次的采風對羅云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震撼,他看到了與他多年前進藏區時截然不同的景象,災后重建給城市帶來了新的面貌,人們從過去的陰霾中走了出來,臉上表露出來更多的是新生活的幸福與歡笑。這一次的采風改變了羅云的觀念,在羅云以往的人物肖像畫中,透過人物表露出來的更多的是一種苦難,滄桑,但羅云變了,被災區人民的頑強所改變,他決心創作一幅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耙郧拔业娜宋锂嫺啾磉_的是一種苦澀、滄桑,但因為這次采風,我之后的藝術創作的風格也自然的改變了,他們流露出來更多的是陽光、剛強的一面。”羅云這樣描述。
在眾多同去災區創作的藝術家中,羅云的作品顯現出了很大的不同。因為油畫科班出身,在創作時羅云運用了油畫中人物創作中忽略背景、突出人物主體的表現手法,在宣紙上使用傳統的筆墨紙硯創作出了一張張質樸的臉,背后我們看到的是人的強悍,羅云告訴記者畫中68個人物全都是真實人物,完全是寫實的手法,畫中68人的目光都落在同一方向,人物造型不一,或站或蹲,神情輕松,陽光照耀在他們臉上,整個畫面流露出一種對于生活的喜悅。
2011年《從悲愴走向豪邁》獲得“我與地震災難 ”和“難忘的記憶”活動全國金獎,這是唯一一幅獲獎的美術作品,同時此作在全國各地展覽,當其呈現在業內人士眼前時,無不被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震撼,受到全國各地藝術界人士的極高評價。該畫現藏于北川紀念館。
羅云出生在四川山區,父親羅興萬是當地很有名的書法篆刻家,從小他受到傳統書畫藝術的熏陶。在中央美院油畫系接受了正規的學院式西畫教育后,他改學中國畫,借用油畫的訓練方法,將素描、色彩、速寫、解剖學和透視學融入到中國畫的筆墨當中。擅長寫意,用繪畫來抒發情感。最早他也畫一些山水,花鳥,雖然最后以人物肖像創作為主,但在他作品中“毛驢”和“梅花”相對于人物創作來說可謂是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我的毛驢一筆下去,屁股墨分五色,幾筆很概括?!绷_云這樣形容自己畫的毛驢。羅云畫驢,以水墨寫意為主,下筆果斷,上墨潤澤,墨中見筆,筆中透線,墨遇紙而暈,筆墨紙三者交融成趣而又各自分明。驢的形象或聚或散,或藏或露,或健步前行,或顧盼傳情,整幅畫作節奏緊湊中帶著舒緩,一氣呵成,驢的神韻與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羅云說他在創作初期也曾模仿黃胄畫驢,先畫其結構,再以墨渲染,但在不斷的修煉之中尋求到了更好的方法,與黃胄的方式不同之處在于羅云的驢一筆而就,落筆瀟灑大氣。尤其是他的近作《百驢圖》長卷,充分地體現了以上的特色。其洋洋灑灑,通篇連貫的氣韻,千姿百態的群驢,可與黃胄先生的《百驢圖》媲美。
之所以能畫得這般有神韻,羅云認為在創作中“寫生”這一環節起到了關鍵作用。對生活、對世界的觀察,投射到內心產生某種情緒,筆墨揮之則來,洋洋灑灑。用業內的說法叫做“采氣”,從大自然中、生活中采集創作的靈氣。他熱衷于沉浸到生活之中汲取創作素材和靈感,從北方山村到塔里木河岸,凡是有驢的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蹤影。
“生活為我出新意,我為生活傳精神”,這是羅云之于生活和繪畫的理解。
“一種繪畫形態不僅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意志,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一種民族文化往往要催生出自己的民族畫種,對于中國而言國畫就是我們的民族畫種?!敝麌嫾引埲疬@樣評價國畫的民族性。
而在現今的拍場上,中國書畫可以說一直占據了不可取代的領軍地位,在藝術品收藏領域中中國畫也不可小覷。名家作品近幾年在拍賣場上頻出高價,刺激了很多收藏者的神經。
但對于收藏者來說名家畫作價格不菲,而且贗品較多,有較大的投資風險。所以明智的收藏者往往都將精力轉向有市場潛力的作品。像羅云的作品這樣有著強烈精神歸屬和創新的創作手法的國畫,相較于傳統的國畫作品來說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加之其各類題材的畫在近年連獲殊榮,全國多家媒體爭相報道,數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榮寶齋等多家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在2008年他被《中國書畫》評為“最具升值潛力藝術家”;2010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30位人物畫家之一”。這些殊榮不僅是對畫家本人藝術水平的認可,更使得他的作品價格在近幾年直線上升,成為具有很大收藏潛力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