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的表現可謂是跌宕起伏,大跌大漲之間使人不禁對四季度的行情有些期許。
近期市場的表現可謂是跌宕起伏,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000點整數關口,再創3年以來的新低,然而在人們的悲觀預期下市場卻峰回路轉,在第二日上證指數就以大漲52.15點收尾。在三季度末出現如此短期強勢表現,使人不禁對四季度的行情有些期許。
但輿論似乎對這波拉升行情持懷疑態度,普遍認為節前周四午后大盤全面拉升為跌破2000點心理關口后的反彈而并非反轉,短期市場仍將維持震蕩的格局。偏空的看法是,首先市場跌破2000點這個重要心理關口之后,本身就容易產生反彈,而這種反彈的動力就在于市場猜測監管層的底線也在這,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市場就會受到影響。但這種反彈的特點是:時間短、空間小、難以預測起始和結束的時間點。另外今年市場弱勢主要原因是中長期因素都比較負面,這導致短期的利好因素往往被忽視或者是漠視。近期不太可能會有實際利好的政策出臺。美國貨幣政策放水帶來的通脹壓力,地產周期和經濟周期的不匹配以及結構轉型的需要都決定了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很小,再加上經濟兩大先行指標——8月份企業用電量和9月份匯豐PMI依然偏冷,表明經濟景氣依然低位徘徊。另外,10月份創業板市場面臨較大的解禁壓力,同時從宏觀層面上來看,暫時仍未看見經濟回升的跡象,政策層面上也并沒有大的動作,再加上釣魚島事件不斷升級、國際局勢不穩定,都成為了影響近期A股市場表現的重要因素。
偏多的觀點認為,目前的市場已經基本反應了各種悲觀預期;從價值投資角度講,目前股市已經具有投資價值。但同時雖然股市已經進入價值投資區,但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熊市中超跌也是正常現象。從近來披露的宏觀數據看,經濟企穩的苗頭已開始顯現。8月房地產業新開工、投資的回升本是個積極信號。同時煤炭、水泥、純氯堿價格9月來反彈,一定程度驗證需求有所改善。而近期政策消息面無疑也是暖風頻傳,從國內來看,逆周期經濟刺激政策開始不斷出臺,經濟工作重心開始偏向“穩增長”。此外,近期管理層頻頻發布穩定市場的措施,維穩的態度非常明確,說明10月份走出階段性反彈行情的幾率正在不斷增大。雖然9月27日證監會否認了暫停新股的說法,但從所透露出的信息來看,管理層維穩意圖還是比較明顯,包括表態正在推動降低證券投資有關稅率,以及對創業板限售股解禁擔憂的解釋等。
5月至今股市已經連續下跌4個月,市場情緒極度悲觀;近日上交所近日發布研究報告顯示,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顯著低于成熟市場,處歷史最低位。其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標普500為14.19倍,道指為12.75倍,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為12.60倍,日經225為35.68倍。而目前上證指數市盈率僅10.3倍,不僅低于成熟市場,也低于2005年6月6日和2008年10月28日兩個階段性低點的14.6和12.5倍。因此,如果四季度經濟形勢不發生坍塌式下行,以藍籌股為主的大市值板塊在預期央行階段放松貨幣政策的誘因主導下,不排除會發生強力反彈,這是四季度的機遇。
但投資者也應冷靜看到,在沒有類似“四萬億”這樣的極端刺激政策支持下,經濟近期出現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只可能出現階段性好轉。盡管外圍市場流動性松動是大勢所趨,但歐美日經濟仍未有任何復蘇跡象,加之近期中美、中歐貿易摩擦依然不斷。另外,除去經濟發展筑底外,未來融資擴容問題依然會持續困擾投資者,對市場信心的恢復構成很大的影響;而十月份開始的大小非解禁正處高峰,時刻沖擊著A股,這是四季度的風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