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環保行業是因為中國政府開始重視環保,且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也開始增強,它在中國的發展潛力非常之大。而韓國則在環保方面擁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很好的推進兩邊合作。”
近幾個月來,一首韓國神曲《江南Style》風靡全球,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其MV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已經超過2億次!這讓我們沉浸在韓流制造的歡樂氛圍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共融”的強大魅力。成都作為中國西部首府,其國際化進程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常住成都的韓國人已經超過2000人。本期《投資客》本月錢星欄目就為大家介紹一位身在成都的韓國企業家,令人吃驚的是,他來到中國已經足足18年!
投身環保產業,看中未來潛力
和很多到國外工作生活的人一樣,樸元書在中國的職業生涯是從公司外派開始的。在1995年12月,受韓國LG集團總部的指派,樸元書來到成都并創辦了LG成都辦事處。據他介紹,那時候的成都并不發達,很有農村的感覺,與首爾和北京有很大差距。不過在克服了初來乍到的不適應后,他很快在工作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后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樸元書接觸到了環保產業,成為了四川埃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選擇環保行業是因為中國政府開始重視環保,且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也開始增強,它在中國的發展潛力非常之大。而韓國則在環保方面擁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很好的推進兩邊合作。”樸元書這樣說道自己對中國環保行業的認識,目前他的環保公司運營狀況良好,在德陽、雙流、溫江等地擁有多處項目基地。
由于政府的監管力度、大力扶持和資金投入,韓國的環保產業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污水、垃圾等延伸污染產業的處理技術,以及工業相關環保方面這些擁有很成熟的技術。“現在的漢江是韓國人玩水娛樂的休閑勝地,但是它在20年前卻是一潭只重視工業發展而污染嚴重的死水溝,漢江的改變就是韓國環保實力的有力證據”。樸元書說:“在生活污水脫磷、氨氮,污水污泥再生利用,工業高濃度廢水處理,CDM再生能源利用,汽車輪胎回收利用等方面,四川都可以借鑒韓國的技術經驗。”當記者問起目前韓國的環保產業和成都有哪些具體合作時,樸元書說道:“韓國的大氣除塵和垃圾填埋CDM項目都與成都有合作,同時還有很多韓國企業計劃進入中國西南地區。另外,我們埃斯環保科技公司與新希望集團合作的新項目也即將上馬。這是一個有關農業生產方面的大項目,合作會給雙方和社會都產生巨大的效應。”
擔任“文化大使” 促進兩國交流合作
樸元書除了擔任埃斯環保科技公司的董事長之外,還是韓中文化成都支會會長。韓中文化協會于1942年在重慶成立,是當時中國和韓國共同對抗日本侵略的韓中友好產物,也是韓國最早成立的韓中友好協會。目前,協會隸屬韓國外交通商部下屬社團法人機構,主要是促進韓中之間經貿、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韓中友好協會現任總裁是前韓國國會議員李榮一先生,李先生在任國會議員時就非常重視韓國和中國之間的合作,離任后也一直致力于韓中友好交流。現在協會的主要事業包括:中國留學生支援,促進韓中大學生及青少年的交流,舉行韓中兩國專家間的交流論壇、研究會以及討論會,促進并支援韓中民間交流及合作事業,促進韓中城市間姊妹結緣事業等。協會目前在韓國有15個支會,在中國有7個支會,都是各支會的會長向總部提出申請或各支會之間互相配合,為韓中之間交流做出應盡的貢獻。
據統計,目前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超過200家,大量的外企都紛紛在成都開設分部。樸元書對記者說:“我在成都呆了十幾年,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成都擁有很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強大的消費能力,正朝著國際化大都市的方向發展。很多韓國公司也正是看中了成都的投資環境和未來發展,正準備在成都成立分支機構。”韓中文化協會與成都韓國領事館、成都韓國貿易館、四川韓國人會,以及韓資企業有緊密的聯系和互助,在協會的努力下,四川的一些城市和韓國的城市之間簽訂了“友好合作城市”,而且四川大專院校和韓國學校之間也建立了“友好合作學校”的關系。
享受成都生活,最愛美食和旅行
除了事業上的“紅紅火火”,樸元書也很會享受生活。2003年樸元書在成都買房定居,舉家搬到了成都,過上了地地道道的成都生活。樸元書說:“成都是一座十分休閑的城市,這里的人能夠將工作和休閑很好地區分開來,非常值得人學習,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但是只要一有空閑,我就會和朋友家人一起喝喝茶、逛逛公園,享受享受生活,給自己的身心舒緩一下。”他對吃和玩都很在行,像麻辣燙、串串香等都已經成為了他每周必吃的佳肴,而他自己也在武侯祠旁開了自己的韓國料理店,平時不忙的話他會到店里幫忙,而且也經常帶一些朋友來店里聚餐。“聚餐是韓國公司的一種文化,可以增加大家之間的感情,還能有機會結交更多的新朋友。現在餐廳的顧客八成以上是本地人,因為成都人的口味也越來越國際化,店里的成都雇員已經學會了簡單的韓文和禮儀。”樸元書對記者說道。
對于旅行,樸會長是個行家,在采訪結束后,樸會長的秘書告訴我們他們會在當晚連夜趕往青城山,次日會進行爬山活動。“會長很愛運動,爬上基本上每周都會進行,而且四川周邊的大大小小的景點基本上都已經走了個遍。”秘書說。
記者手記:
在見到樸元書會長本人之前,記者想起了有位在韓國留學的朋友說過,韓國人普遍很懂禮貌,講話和禮儀都很到位,但是表現的太禮貌卻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而這樣的印象在見到樸會長之后的5分鐘內自動瓦解,在交談的過程中,流利的中文充滿熱情,絲毫感覺不到生疏和距離感。聊天的話題從環保工作到在成都的生活,都飽含了一位中年男人對生活的智慧感悟。
當記者詢問樸會長在中國有哪些難忘經歷時,他說幾年前的“5·12”震后救災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當時在震后的第二天,韓中文化協會就組織韓國各方機構,向災區提供了無償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和災后重建工作。災難面前彰顯人性的善和美,更無關國界,而我們也該把這種關懷用到日常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