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燥咳的高發季節。為了防止自行用藥治療咳嗽的人進入用藥誤區,藥師給予以下指點:
別把咳嗽當感冒治燥咳被誤診為感冒的幾率很高。其實。秋冬咳嗽屬于外感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還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藥、抗生素,會逐漸損耗人體正氣,病情就會由外而內,使病程延長,治療起來更麻煩。
對癥湯藥更有效口服復方甘草合荊、各種止咳糖漿等藥物后,藥液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止咳;川貝枇耙膏、念慈庵枇杷膏等中成藥有一定潤肺止咳的功能。但中成藥的使用也講究個體化治療,用藥要對因,秋冬咳嗽嚴重時,還是最好接受湯藥治療,病情穩定后可以用中成藥。
不隨便用潤喉片潤喉片一般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潤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來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等咽喉疾病。可是如果在干燥天氣經常含服,會使黏膜血管收縮、黏膜干燥破損,加重病情。
慎用苦寒藥秋冬咳嗽的預防和治療原則是滋潤祛邪,宜柔潤,忌苦燥。像黃芩、黃連、黃柏都要慎用。對付秋冬咳嗽、咽喉腫痛等,經常用的是北沙參、麥冬、梨子(藥用梨皮)、甘蔗、西洋參等。石斛、生地也可用。比如用麥冬30克,煎水代茶飲用。如果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常見的方劑有桑杏湯(主要成分有桑葉、杏仁、豆豉、山梔子、貝母、沙參、梨皮)。如果咳嗽明顯,氣喘,可用清燥救肺湯(桑葉、石膏、甘草、人參、麻仁、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
(摘自《健康報》201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