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旭君,曾經的八零后女孩,現在已是辛勤的“小豆子媽”了。對于兒子豆豆的教育,她每天都堅持著用心、耐心,而不是急于敦促,拔苗助長的方式。在我們面前的小豆豆,雖然還是個吐字有些不清楚的小寶寶,卻比同齡孩子多了一份謙和機靈。這些有大部分都是媽媽的功勞呢,她堅持讓豆豆用心去領會世界,在豆豆僅一歲多時,就陪他一同讀完了300本故事書。而養出天才寶寶的心得又是什么呢?本期就讓我們聽耐心媽媽王旭君,聊聊她的媽媽經吧!
C=Cookie world W=王旭君
C:寶寶從幾歲開始看書?
W:一歲,差不多一歲半的時候。
C:現在看的是什么樣的書?
W:像有一本書是講宇宙的行程,這是本日文譯本書,其實從日譯中,很多音調損失掉了,然后分別就沒有那么大了。但是他(豆豆)能從頭講到尾,把整個過程都告訴你。
C:所以沒有給他看過那種學字卡之類的嗎?
W:他沒有看過那種什么讀圖認字的,他現在有二十多個月吧,他一歲半的時候,甚至頭兩三個月,就把十以內的數字認齊了。出去就能念車牌號。二十以內的數會正數和倒數。但是他沒有學過這種卡片,學數字的那種,動物的也沒有。現在他讀了三百個故事,所有的動物都認全了,可能有我們都不認識的,犰狳……等等。所以到了海洋館以后,他會指著水母說“水母果凍”,因為書上講的是“像彩虹果凍般的水母”。
C:這樣會不會讓他的邏輯能力有所提高?
W:我覺得看書,通過故事學習,不是硬性的強化,它都有些背景知識幫你記憶。就像我剛才說的彩虹果凍般的水母,和像森林一般的海葵,咱們海洋館里不是有嗎,我們就配合他,帶他去,他很喜歡,回來也會拿起書來講這個故事。有時一天要講20遍。他一歲多一點的時候,當你說“太陽出來了”,他就會說“嘣”,就是書里毛毛蟲孵蛋的聲音。
C:他平時最喜歡看哪幾本書?
W:我做了一些標簽,有些書有,都寫上哪些是他最喜歡的。我們還辦了海洋館的年票,可以經常去,他就把動物認得很全。通過故事,他知道長頸鹿沒有聲帶。如果你問他貓怎么叫,狗怎么叫,他會給你學,但是你問長頸鹿怎么叫,他會擺擺手說,不叫……其實這些都是書上學的,比如有一本書,就是講各種動物蹦,然后蹦到蝸牛的時候,就說蹦不了,他就會知道這種東西是不會蹦的,去公園看到毛毛蟲,你問他這個可以蹦嗎?他會說,蹦不了。
C:看書方面平時有沒有什么計劃?
W:這方面不是一定要讓孩子去怎樣,比如每天記多少認多少,他以前不認字的時候,書拿過來也會告訴你標題,他有這個記憶,哪怕是特別長的標題。如果這些字換一個地方,只要“毛毛蟲”這三個字是一起出現的,他就能認識。所以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鏡面式記憶,像拍照一樣。很多字如果你單教給他,他可能當時記后來就忘了。所以那樣我覺得意義并不是很大。但是這樣他很快樂,而且又能學很多東西。


C:當孩子能讀書講故事時,自己有沒有覺得特別自豪?
W:我覺得當家長,不能用自己的孩子去炫耀,有的家長出門時會跟別人說,我們家孩子知道蘋果、香蕉的英文怎么說,這對孩子來說意義并不大,但是他如果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蟲變的,這就不一樣了,這是不一樣的知識結構。他也在上早教,上早教的時候老師拿出來一個蝴蝶,他會說“毛毛蟲”。就是通過書里的故事學會的。所以我覺得書是孩子很好的玩具,而且這個玩具可以重復玩,每個不同的年齡段,對書的理解和感覺都會不一樣。它是可以反復運用的。
C:那么讀書學習的方法是否適用于每個孩子呢?
W:我覺得每個孩子都能。但有個原則就是媽媽要跟孩子一起去讀。不管是多少錢買的,放著不讀,就浪費了。因為情緒會互相傳染,我們就是只讀他也喜歡,我也喜歡的,這樣就讀了三百本。在這過程中大概有一半,還有三百本是廢棄掉的。
C:為什么?這些書籍是如何選擇的?
W:有的不適齡。比如說有本書是講沒有耳朵的兔子,那時他剛剛一歲多,他才剛要知道兔子耳朵最最長,你就把耳朵拿掉了,對他來說不適齡。可能四五歲時,這件事已經根深蒂固了,你才能和他一起讀。像這種書我們都是買來封存起來。
C:有些書是譯本,有西方國家的,東方國家的,哪類的比較好?
W:我覺得小一點的孩子,日本的特別適合。日語里有很多音我們是發不出來的,它比我們的發音還要豐富。雖然有些書里的語氣詞翻不出來,但是譯者已經很努力了,這種比歐美的書,聲音元素要多,這樣特別容易吸引小齡的孩子。慢慢長大以后,孩子就會有喜好的傾向性,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汽車,有的孩子喜歡洋娃娃,有的孩子聽到狼來了會害怕,有的孩子不會。但不要說他害怕了就不讀,要給他正確的引導,實在很害怕的可以先放一放。像我們在讀小紅帽,他會有些怕狼,我就會先把故事放一放,然后帶他到動物園里去看狼,把其他的講狼的,比較正面的故事都讀給他聽。這樣再讀小紅帽就沒什么了。
C:覺得閱讀算是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么?
W:當然孩子要穿得舒服穿柔軟的,要吃好要長得壯,但是我覺得這些只是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精神陪伴,有一句話說,你也許擁有無限的珠寶,一箱箱的黃金,但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個讀書給我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