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強(以下簡稱甲方)于2011年7月1日與黃平(以下簡稱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協議約定如下:甲方將某縣某礦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給乙方,總額為450萬元,甲方對該協議生效前的債權債務負責,甲方所欠銀行債務7077元歸乙方使用,乙方支付利息,直到2012年3月28日止,乙方負責償還此筆貸款;甲方所欠農村信用社100萬元歸乙方承擔,乙方支付利息,2012年6月8日乙方償還此筆貸款;乙方保證每月10日付給李冰(另一債權人)10萬元,總計136.1萬元,還完為止。乙方支付給甲方定金45萬元,甲方負責企業法人變更,在乙方辦完第一筆貸款后,一次性付清余款99萬元。
經法院查證,自2011年7月10日至2012年5月8日期間,黃平累計給付李冰現金45萬元,剩余90.1萬元未給李冰;協議簽訂后,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2011年7月10至今,黃平多次給付李強現金共1660365.50元;李強向黃平借款3000元;2011年12月8日,黃平欠李強欠款46256元;2012年4月7日黃平在李強處借款50000元(此款系李強代黃平按雙方約定向李冰償還的欠款,李強已于2012年5月8日將該款給付李冰)。
另查明,黃平未償還李強從銀行所借70萬元借款本金,截至2012年6月30日,尚欠貸款利息8820.06元,以及某礦業公司在農村信用合作社所借款100萬元利息7800元。此款經李強多次催要,黃平不愿償還,于是李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案經人民法院審理,判決如下:
1、黃平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3日內償還李強股權轉讓款1491680.56元(雙方往來帳目互相沖抵后);
2、李強負責償還從銀行所借本金70萬元及自2012年7月1日起至該款還清的利息;
3、李強負責支付從銀行所借本金70萬元的2012年6月30日以前的利息8820.06元;
4、李強負責償還李冰(另一債權人)欠款91.1萬元;
5、駁回李強的其他訴訟請求。
律師點評: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黃平是否應向李強支付股權轉讓款?支付股權轉讓款的數額是多少?某礦業公司對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以及李冰的欠款到底應由誰來償還?
依據《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所以,李強與黃平之間訂立的股權轉讓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但該股權轉讓協議中,李強在銀行所借貸款70萬元及欠李冰的債務136.1萬元,因黃平未按雙方協議約定時間償還債務,對此債務的轉讓又未征得債權人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李冰同意,故相應的該債務轉移條款無效,也就是黃平與李強在股權轉讓協議中由黃平向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李冰償還債務的約定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另依據合同法相對性原則,股權轉讓協議的合同雙方是黃平和李強,那么,負有支付股權轉讓款義務的一方是黃平,黃平應按合同約定向李強履行支付股權轉讓款的義務。
在本案中雙方債務很亂,適用《合同法》的抵銷規定。黃平替李強給付土地補償款、支付工人工資、雙方間的相互借款,雖屬其他法律關系,但由于皆因雙方股權轉讓行為引發且雙方對此均予以認可,可以進行相互抵銷、沖抵。
同樣,依據前述合同相對性原則,因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李冰與李強具有合同關系,負有償還債務義務的一方是李強,又因李強在與黃平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未征得上述債權人的同意,因此,李強的債務人地位并未發生轉移,仍應由李強向上述債權人償還債務。
在此,提醒廣大讀者,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站在全局考慮問題,或咨詢專業人士,這樣才能避免糾紛的發生,防范風險。
北京中劍律師事務所 史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