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絕不代表要媚俗,作一位獨處暗室里的發笑者,是境界的一種。
莫言家老屋外有一座水泥橋,應該是新建沒幾年,想必不是他寫《透明的紅蘿卜》里的那座橋。當年莫言先生在橋上面對著毛主席像因自己偷了隊里蘿卜而請罪的一幕,現在看來是一場典型的鬧劇,如果主角讓周星馳來扮演。這幕非主流的歷史劇效果想必會讓那些“傷痕文學”前輩們大跌眼鏡。
莫言先生曾多次提到過自己的童年,他是受過苦難的人,童年的經歷在他的一生中烙下的絕不是印記,他的血液里已經飽含了對饑餓與恐慌的拒絕。蘇童也提童年視角,對于混沌的解釋,一個童年心態是否代表了整個人類的童年時期?
“飯塚先生,您的死是為了國家繁榮,從心里向您致敬。”這是日本電影《死亡筆記》里的一段對白,日本的黑色電影讓人著迷。2006年黑澤明自傳《蛤蟆的油》在中國發行,黑澤明解釋書名本意:據說日本山林里生活著一種非常丑陋的蛤蟆,人們把它抓回來放在鏡子前讓它自己照,結果蛤蟆被自己的“尊容”嚇出一身油,據說這毒油是非常名貴的藥材。日本電影給我的總體印象就是這層蛤蟆油——人類被自己的丑陋嚇出一身汗,但這汗卻是口苦的良藥。這與莫言的許多作品有較為相似之處,例如《紅高梁》和《豐乳肥臀》。
兜了這么大個圈子來解說日本,原因是莫言先生“鄭重其事”地介紹過日本,甚至在當年川端康成寫《伊豆的舞女》居住的小旅館——湯本館附近的綠色天城旅館住過,大概是湯本館因為川端康成的緣故已經不再向外租住。但是。當天夜里據莫言先生講還是把川端康成的幽靈引來了,先是不明所以的木屐聲上樓來卻不見其蹤,然后就是衛生間里抽水馬桶聲響過,打開門卻不見人影。莫言是營造氛圍的大家,讀之渾身毛發直豎,而且他又一本正經,讀來讓人發笑。我當時想,這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莫言先生恐怕又要挨批挨斗,到時他會怎么解釋呢?也許他根本不用解釋,作家的幻覺本來就是一種天才的表現,真真假假,信則有,不信則無。
莫言先生的小說我讀過不少,對他小說的評論也讀過一些。前人之述備矣,然則我還是要說一說他的另一篇短篇小說《倒立》,這篇小說是我偶然看到的,讀后讓人與作者一起“暗笑”。后來與朋友交流,知道其緣由。莫言先生看到了這樣一篇報道:說美國的空軍在轟炸伊拉克大橋時在天空中看到橋上正有一個小女孩在玩倒立,就是北京人說的拿大頂,小女孩穿的是裙子,倒立起來,就把鮮紅的內褲給露出來了,這個空軍看到這一幕有點良心發現,于是他轉飛別處把橋給炸了,小女孩的命可能是保住了。如果是這樣,小女孩真應該感謝她的那條紅內褲。據說,這就是莫言先生創作《倒立》的來源。聽到這里。我更要發笑,莫言先生的可愛之處出來了,我慶幸自己沒有走上小說評論這條道路,因為我一直固執地認為。小說評論家直接就是個出力不討好的營生,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作者根本不買你的賬,有時小說評論家的切入點與作家的切入點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樣的評論當然讓評論家很尷尬。
《倒立》照莫言先生自己來說僅僅是他對自己小說的一種試驗。也就是試試自己的現實主義手法是否過關。說實話,我對當前的現實主義體裁的小說保有懷疑態度,一個是我個人十分不喜歡,我喜歡藝術的天馬行空、恣意而為。在中國當代小說領域王小波同志算作超現實主義的一個代表。而莫言先生的超現實主義是帶有魔幻味道的。變形得更厲害。所以,可以想象,當年莫言先生讀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作何感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絕對不是簡單的缺失的十年,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這份缺失。莫言先生會更早地寫出他自己的《百年孤獨》;第二個,如今文壇之現實主義手法總給人一種非常不潔的感覺,總覺得我們的作家們在文字背后潛藏著一個極大的權利欲望。《倒立》照我看來是個寓言體小說,初看時我并不知道莫言先生是因為一篇報道。可是。一個小小的手工業者(修自行車的)先是被一個“黑社會”——斧頭幫主給忽悠了一家伙,這廝被黑了一百塊錢去,他沒有憤怒,或者說。他已經喪失了憤怒的本能。于是,組織部長同學的出現就順理成章了,于是。代表最后一塊“遮羞布”的紅內褲的出現也順理成套了。
從這方面我看出莫言先生的幽默來。他的搞笑是從骨子里的,而且,很有趣,不獻媚,這一點極重要,有太多媚俗的所謂“幽默”,骨子里是娼妓,賣笑的。前者是藝術。后者就是哈巴狗。
有趣是小說的要素。這個不是我最先發現的,王小波與昆德拉都說過類似的話。但是,有趣絕不代表要媚俗。作一位獨處暗室里的發笑者,是境界的一種。(摘編自《時代文學》)
莫言代表作
《檀香刑》
《檀香刑》是莫言瀝膽苦心磨礪出的長篇小說。在這部結構精巧、語色濃郁的作品中,真實地再現了清末山東半島發生的一起民間反殖民的斗爭事件。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斗爭的民間藝人孫丙最終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為主線,展示了舊中國王朝政治沒落中的諸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包括戊戌變法、義和團、外國殖民者的強取豪奪等等。小說圍繞著檀香刑的實施,將封建王權和權力斗爭的殘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凸顯了專制權力作用于個體上的歷史機制,成功地折射出專制權力賴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陰暗法則。
小說刻畫了一大批鮮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氣質的戲班班主孫丙、具有正義感的高密知縣錢丁、從京城刑部大堂告老還鄉的劊子手趙甲以及他們的女兒、干女兒、兒媳婦孫眉娘、殘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凱等等。
《蛙》
《蛙》是莫言醞釀十余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書信、四部長篇敘事和一部話劇組成,在藝術上極大拓展了小說的表現空間。整部作品以從事婦產科工作五十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為線索,用生動感人的細節和自我反省,展現了新中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同時也深刻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靈魂世界。本書獻給經歷過計劃生育和在計劃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萬萬讀者。
《豐乳肥臀》
《豐乳肥臀》是莫言早期創作的一座高峰,也是篇幅最為飽滿的一部長篇力作。小說從抗日戰爭一直寫到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以汪洋恣肆的筆觸對波瀾壯闊的歷史進行了描繪。書中的母親艱難孕育了上官金童和他的八個姐姐,眾多兒女組成的龐大家族不可抗拒地被裹挾卷入了20世紀中國社會動蕩不安的歷史進程。小說通過描寫家庭來反映中國社會的變遷,表現了莫言對于女性的同情和贊頌。同時小說書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