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的提出,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戰。相對來說,教師群體在教學思想上的轉變和更新也有相應的境界要求。所以,教學實踐中應該融入課改的思想。在實踐中體驗新課程的實施,逐步改變教學思想、改善教學方式,將理論改革和實際行動結合起來,達成新課程實踐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程;理念更換;教學提高
新課程的出現,為當下教育發展的思路做出了有效的引導,
提出了教育發展和現代社會需求的關聯條件。教師群體對于教育改革上新課程的提出還是有不適應的方面,所以要靠教師自身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體會。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教學方面的不足,并結合新興的教學思想,實踐于教學課堂之中,把理論經驗提升到實際教學的高度。教學模式的重新規劃,要將學生的素養提高視為中心,用科學探究的方式尋找課程改良的切入口,以立體的教學觀念去思考教學模式的具體調整。高中數學的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數學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有所提高。快速適應新的教學氛圍,樹立合適的職業目標,并在教育事業中體現自我價值是當前教師群體需要重視的幾點。下面我就新課程理念提出后,高中數學的教學應該如何開展做簡單介紹。
一、在新課改的基本思想下,更新自我的教育理念
新一輪的教學課改,相應的就會有新的教學理念提出。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接受,是對新課程根本層面上的認知。高中數學教師在現代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單單是知識傳遞的一分子,而
是學生的身心發展中的一個引導者和輔助者。高中數學的教學,要改變原始一成不變的呆板教學,從閉門造車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能夠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得到尊重和釋放的教學氛圍。從根本上認識到,現代教學中所重視的,不再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變成應付考試的做題機器,更多的是顧及到學生整體身心的發展以及學習知識的能力。就此,教師應該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上,正確定位教學目標。將學生的個體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優化教學課堂,使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對知識的學習達到自我構建、整理歸類,為自己建立一套知識體系。教師的行動,就是創造和諧適學的氛圍,讓學生對高中數學由懼怕的狀態,變得充滿興趣和信心。
二、充分利用新型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讓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很注重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如何,不停地板書和例題講解,形式單一,顯得較為枯燥無趣。課堂質量的把握,不在于教師“講”得多么精彩絕倫,而在于學生有沒有真正聽進去。現代化的教學中,加入了信息技術這一科技元素,通過多媒體直觀、高效又不顯得死板枯燥的新興教學儀器,調動學生的多處感官,從眼、耳的直觀感受,使學生把教學內容熟記于腦、銘記于心,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理解領會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目的。例如筆者在對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進行銜接教學的時候,就因為考慮到幾何教學內容的抽象性,將學生對幾何學最初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進一步把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初步建立,為今后的立體幾何的學習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因為學生剛接觸立體幾何的概念,所以筆者就運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將例題圖片做成教案幻燈片,在多媒體上展示出來,然后再結合例題條件進行講解,使抽象需要思維構建的立體幾何圖像能夠更為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得思考更為透明化和立體化,并讓教學氛圍更為生動活潑,達到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同時也消除了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恐懼,讓學生從此喜歡上高中數學這門神秘而又充滿魅力的學科。
三、學科問題開放化,改變思維拘泥現狀,培養創新思維
高中數學教學,在融入了新課程的基本思想后,更應該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對教學內容中涉及的問題,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原來爭分奪秒地講述,轉變為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自由開放地討論、研究學習問題。只有在學生自己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究的時候,才能對他們的能力培養起到有效的作用。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就是需要教師們在教學時秉持鼓勵的態度,最終讓學生形成自信、自立的學習習慣。發散思維的開發,數學教師在例題的選擇上起到主要作用,開放性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題材。例如:有塊矩形空地,需要開辟一半面積作為花壇美化,然后請學生給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思路。例題中只說明了面積要求,沒有規定設計規劃的具體形狀和圖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對花壇形狀進行自主設計。這樣的開放性題目,讓數學課堂與實際生活更為貼近,讓題目變得生動有趣且富有吸引力,同時使得學生對數學基本知識的運用和思維創造的開發有了很好的結合。
新課標為高中數學的教學指明了方向,為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對數學教師群體的教學生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讓教師們的教育理念更具有現代意識、與時俱進。跟上現代教學前進的腳步,勤思考、勤實踐、勤總結,在結合理論和教學實際的同時,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實現高中數學效率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黃自藩.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湖南教育:數學教師,2008(6).
[2]牛美玲.實施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10(7).
[3]徐維風.深度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9).
(作者單位 重慶市萬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