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新課標在我國教育行業推行以來,各學科都面臨著翻天覆地的改革變化,一切傳統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有待改進提高。這對教學工作者們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教師應該充分領悟新課標精神,并根據其精神指導建立健全、新型的教學模式,最終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順利完成新課標教學任務,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價值取向的完美體現。
關鍵詞:新課標;教學實踐;精神;模式;創新
新課標的提出,是我們教育界的一次革命,給許多學校和老師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是時候對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教學模式說再見了,應該開始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進行教學活動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其學習效率提高到最大,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種變革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我們只有基于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全面創新教學理念模式,才是對新課標精神充分領悟的真實體現。將新課標精神貫徹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就不能依照過去的教學模式,要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教學改革大潮。
一、加強師生合作交流
師生間的溝通模式一直是教學活動的關鍵環節,只有實現兩者良性溝通,教學信息才能得到有效反饋,最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教師地位高高在上,師生間有一定的地位差距,這一模式嚴重阻礙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是特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幾乎所有中小學校中都能看到,不利于新課標精神的貫徹落實。
在新課標思想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從高處走下來,去貼近學生、融入學生,將師生關系從對立變為親密,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同學、好朋友,充分獲得學生們的喜愛,也就為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天下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學生。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側重的方面也有很大區別,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通過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盡全力激發出學生們的內在潛能,讓學生的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展示和明顯進步,這才是將新課標精神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可以考慮采取以下措施來達到這一
目的。
1.對學生的教育應該以鼓勵為主,盡量不要用消極的語言去諷刺、批評學生,以免給學生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打擊。例如在課堂教學提問環節中,如果學生不會回答而尷尬地站著,教師應該兼顧到學生的自尊心和課堂教學的持續性,通過各種引導性語言幫助學生說出接近標準答案的回答,既給學生們留了面子,又能保證后續教學活動的繼續開展。
2.適量增加學生們上臺演講的機會,每節課都撥出一小段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上臺演講的機會。即使學生們在演講時因緊張而出現冷場也不要緊,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反復誘導,讓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這次演講。長此以往,必將促進學生們口頭表述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的大大提升,使他們不在眾人面前犯怵,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3.鍛煉學生們的懷疑思維,鼓勵他們對課堂教學內容提出疑問,然后教師并不急著把疑問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他們互相配合協作找到答案。因為在新課標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課程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以和藹可親的形象面對學生,盡量不要批評斥責,讓學生們有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這樣更有助于他們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師生角色變更
在過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主體地位,扮演的是領導者、傳授者的角色,因此其尊嚴地位不容蔑視,也就無法與學生們進行近距離的交流。而學生是被動接受者、被領導者的角色,對于教師教授的知識只能照單全收,沒有機會進行獨立的思考。這種教學模式除了培養應試教育人才以外一無是處,的確需要徹底創新。而創新的首要環節就是師生角色的變更。
新課標精神的實踐教學應用,要求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開始向引導者、參與者的位置轉變,給學生提供一定的鼓勵和引導作用,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服務,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關愛、愉快、平等的教學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打心眼里喜愛學習。
教師在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其基本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會根據理解角度和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而有著多種多樣的解釋。教師對不同解釋的探索和求證也是新課標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有效加強師生交流,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輔導強化培訓,將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為新課標精神的完美貫徹落實提供可靠的保障。
綜上所述,通過較為準確地領悟新課標精神,掌握新課標教育理念,采用各種有效措施來保障新課標在教學實踐當中的應用,才是我國教育行業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才能最終指導教育事業走向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高淑艷.新課標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魅力中國,2009.
[2]田現波.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
索[J].新西部,2010.
[3]高淑艷.新課標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魅力中國,2009.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