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來我國學習的留學生逐年增多,其中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規模居來華留學生各專業之首。由于醫學留學生的專業課是用英語授課,因此漢語學習就成為一個瓶頸問題。筆者在對醫學留學生多年的漢語教學實踐中,逐漸意識到:必須抓住學生入校教育時期,開展一系列的漢語學習宣傳,才能為今后的漢語教學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在這個時期應該從哪些方面對他們進行漢語學習的引導教育呢?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
一、學校向留學生宣講培養方案中的漢語學習要求
2007年教育部印發了《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此規定對醫學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有明確規定: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學教育學制六年,漢語作為必修課應貫穿教學全過程以適應學生在華學習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觸病人的需要。在“醫學本科畢業留學生應具備如下知識”的第一條就是:掌握基本漢語知識,了解中國概況。在“課程計劃”中,中國概況、漢語、醫學漢語排在前三位,且要求各門課程考試或考查合格。
宣傳中國政府對醫學留學生的漢語學習要求,是為了讓他們首先從思想上有所準備并重視起來,從根本上消除一些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質疑和抵觸心理,為漢語教學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安排漢語教師向學生宣講漢語學習安排,讓學生做到胸中有數
在醫學本科留學生的六年學習過程中,漢語雖不是專業課,卻是伴隨他們時間最長的一門課。第一年通常為漢語預科學習或漢語加強階段,隨后五年的學習中,不僅還會一直伴隨著普通漢語的學習,更有醫學漢語的學習。
漢語教師在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了解他們漢語學習的全過程,如各門漢語課程介紹、HSK情況介紹、開設醫學漢語的必要性等等。這些問題的介紹可以使學生對漢語學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思路,在漢語學習中不會或較少產生目標和過程上的疑惑,從容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因此這是入校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三、安排老生給新生開設漢語學習講座,介紹漢語學習經驗
在來華的醫學留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新生和老生有著密切關系,即很多新生是受到老生的影響才來到同一所高校學習的,因此老生對新生的影響很大。老生往往會把自己在學習上的體會和感受傳達給新生,使新生對一門學科產生最初甚至是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利用這種影響力,選擇一些品學兼優的老生,尤其是已經進入到實習階段的老生在新生入校教育之時給新生開設學習方面的講座,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在漢語學習方面的介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讓老生現身說法,通過自身的學習經歷告訴新生應抓住初期對漢語學習的新鮮感,盡快掌握正確的漢語學習規律和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要讓新生了解到,漢語好的學生不僅日常生活方便,大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在專業學習中如果能用漢語跟老師交流,會得到醫學老師更為精確有效的幫助。在中國醫院實習階段,醫生更愿意指導漢語好的學生,這些學生也能從中得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病人也更信賴能用漢語跟自己交流的留學生,樂于接受和配合他們的治療。
2.向新生展示學習漢語的廣泛就業前途。來華醫學留學生畢業后大部分要回到本國工作,有一小部分學生選擇了留在中國發展。其中有的如果打算從事醫療工作,他們就要參加中國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漢語學習的重要性對他們是不言而喻的。還有的學生畢業之后不再從醫,而是從事一些外貿活動,這些留學生漢語能力一般都比較強。這種就業前景為新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就業選擇。
3.向新生介紹一些大型漢語比賽活動,如“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這個比賽每年都吸引了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的留學生參加。通過對這種活動的宣傳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為他們的漢語學習增添動力和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事實證明,對剛剛踏入中國大學的醫學留學生來說,只要抓住初期教育的有利時機,通過以上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及時教育,確實能為醫學留學生的漢語教學和學習打開一個有效的突破口,打下一個堅實基礎,起到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
注:本文是濰坊市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來華醫學本科留學生培養中的漢語教學研究”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張曦.淺談醫科院校留學生漢語教學[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7.
[2]秦雯.淺論醫學留學生學習醫學漢語的重要性[J].讀與寫雜志,2009.
[3]張麗.淺談中醫院校與綜合院校留學生漢語課程設置之異同[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5.
(作者單位 劉麗霞:山東濰坊醫學院管理學院 陳向麗:山東濰坊醫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