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關于教師如何當好英語教學中的引導者,從而引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英語和如何對待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錯誤,一直是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難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思索探究和教學實際,談談這兩方面的問題。
一、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錯誤研究
1.問題的提出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常常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作為英語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是應該及時地批評指正還是應該采取寬容和謹慎的態度呢?
2.學生易犯的錯誤及其原因分析
(1)語際語言錯誤
著名語言學家羅伯特·拉多認為:外語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主要來源于母語語言系統的負遷移。即學習者把母語的語言和文化習慣帶到了外語的學習和運用中。母語的干擾在語音、詞匯、語法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所體現。如:
●語音方面:將think/θi?耷k/讀成/sink/, 將teach/ti:t?蘩/讀成/ti:t /.
●詞匯方面:因漢語中不存在take,fetch與bring,cost與spend
等差異而導致混用。
●語法方面:中國式英語為:“His left eye is blind.”標準的英語說法應為:“He is blind in his left eye.”
●文化方面:學習者由于不懂英語文化習慣,或知之甚少,在使用英語時套用母語文化習慣而產生的語言錯誤,如Teacher Zhang;The price is too expensive.等表達方式就屬這一類。
(2)語言習得過程中的錯誤
它指學習者以接觸到的有限的語言素材為基礎,建立對外語規則的錯誤假設。如認為“was”就是過去時的標志而產生的錯句:
He was go to bed at ten last night.(正:He went to bed at ten last night.)
3.研究錯誤的意義
科德(Corder)在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學習者錯誤之重要意義》)一文中指出,從語言教學的角度來看,對學習者的錯誤分析有重要意義:
第一,可以了解學習者對目的語(如英語)的熟悉程度。教師通過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系統的分析,便可以從中發現學生在向目的語接近的過程中已達到哪個階段。
第二,可以了解學習者是如何學習語言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使教師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和步驟。
第三,錯誤分析對學習者本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學習者用來檢驗其對所學語言的一種方法。
4.教師評判學生的錯誤的基本原則
●可理解錯誤,指有錯誤的句子所傳達的意思是否能被理解,即錯誤在多大程度上對句意產生影響。
●可接受程度,指聽者或讀者對錯誤嚴重性的判斷,即錯誤是否影響了正常的交流。
●冒犯程度,指錯誤對聽者或讀者所產生的感情上的刺激。
一個句子可能從語言知識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錯誤,但卻缺乏特定場合的得體性,從而使對方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如下屬對老板說:Tell me the truth. Don’t take me in.
教師可根據不同的原則對學生的錯誤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態度。
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引導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不少教師都很重視講解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技能,但是常常忽視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而教師在這三個方面的有效引導可以真正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理念轉化為優質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英語教師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發揮引導作用
(1)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和資源策略等。教師要適時地、有側重地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幫助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引導學生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教師要確定恰當的情感態度目標來積極引導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身邊的人物、自然界,以及世界各國風土人情的積極情感與態度,幫助其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批判式思維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3)引導學生形成正確運用語言的文化意識
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中學階段教材中的主題基本都具有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引導價值。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探討影響作者思維的文化因素、社會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理念轉化為優質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教師進行引導時要注意的問題
(1)引導者與評價者角色的有效結合
教師對學生表現的引導性評價是任務教學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也是學生語言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證。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根據其表現有重點地進行評價,對學生語言的流暢性、得體性及對新知識結構的運用情況進行評價,使學生知道如何恰當得體地用英語完成任務,而不是盲目鼓掌、鼓勵或只是用模糊的評價語言。
(2)自身資源意識和參與意識要加強
教師作為靈活而有效的教學資源,不但是課堂活動的組織
者,還是積極參與者。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任務活動中,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發揮示范者和語言資源的作用。
(作者單位 湖北省來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