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很多學生尤其是中專生不能合理使用計算機,這就要求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不但要教給學生計算機知識,還要注重德育教育。
關鍵詞:計算機;德育教育;網絡道德
作為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轉變觀念,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努力探究新時期的德育教育內容、手段和途徑,提高計算機教學課程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變傳統灌輸式德育為參與式德育,將教育內容由枯燥變得生動。作為計算機課教師怎樣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通過機房的使用規定,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良好的遵守紀律的習慣,是一名優秀學生的重要組成條件。
學生本身具有可塑性,學生時代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如機房規則中規定學生進機房上機必須穿上鞋套,剛開始上計算機課時有的學生進機房時跟平時進教室一樣,想也不想就往里闖,這部分同學并不是不遵守紀律,而是自己沒養成習慣。發現這個問題后,作為計算機教師每節課進機房時自己先穿好鞋套,站在門口作示范,這時進門的學生看到老師都穿著鞋套,一般也會自覺地穿好鞋套,對于部分不遵守紀律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提醒。
計算機課上學生對計算機充滿好奇,興趣較高,正是由于這種好奇感,使得學生見到陌生的軟件就想點,見到陌生的硬件裝置就想摸和拆,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以嚴厲的呵斥解決問題,嚴厲的呵斥可能會使學生表面遵守紀律,但會使學生對計算機課的積極性降低,使學生這也不敢動,那也不敢動,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被扼殺。在課堂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在什么條件下、什么范圍內可以使用計算機。
二、利用計算機教學,加強德育滲透
在教“計算機基礎”部分可以突出愛國主義教育。計算機雖是外國人發明,但二進制源于我國陰陽魚太極圖;算盤是十六進制運算的較好工具和先驅;我國計算機研究雖然起步晚,但用較短的時間趕上和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從“龍芯”“漢芯”,到銀河、曙光系列計算機研制;WPS漢字處理、北大方正排版系統、殺毒防毒軟件、VCD標準等一度世界領先,只是由于運作機制問題而沒有占到有利市場;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軟件出口高于印度,但近十年來我國計算機軟件發展的不平衡,到現在落后于印度等。這些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極好素材。
在學習應用軟件時可以加強集體主義教育。良好的人際關系可協調人們在活動中的行為,提高人們的活動效率。班級是一個集體,每個學生都生活、學習在各個班級中,作為一名學生要學會善于與人進行合作。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平時在教學內容講完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如講完Word我們可以讓學生合作完成一件小報作品等,以便學生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自己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因特網教學中既要看到網絡帶來的好處,同時也要防范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到電腦的使用,大家都喜歡說“玩電腦”,使用電腦時也突出了一個“玩”字——上網聽歌、下載圖片、聊天、玩游戲……個別老師教會簡單操作以后,就放任學生上網、玩游戲。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上網,逐漸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使學生能夠正確利用網絡,轉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計算機課是一門新的課程,學生興趣較高,但計算機課中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是游戲、聊天、網頁瀏覽。如果計算機課中揭去這些神秘的、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就是枯燥的理論知識,初中或小學就學過的文字處理軟件操作等。為了幫助學生正確使用網絡信息,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與學習相關的網站介紹給學生使用,并介紹一些專門開放給學生的網站,介紹一些在網絡這個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的方法,使學生不至于迷失自己,讓學生在網絡中真正做到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規范的網絡行為
由于網絡產生的飛速發展,網上聊天、打游戲越來越受到中小學生的青睞,有的學生因迷戀上網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學習成績下降,人際交往緊張;有的陷于不切實際的網戀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自認為計算機水平高而使用一些黑客軟件攻擊別人的電腦,刪除別人電腦中的有用信息和數據,嚴重地擾亂了別人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對于以上這些行為生活中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已經不適應于網絡,我們能做的就是教會學生網絡的一些道德規范,幫助廣大學生提高網絡法制和網絡道德意識,提高網絡中的是非辨別能力,使其上網行為符合法律法規。
三、利用網絡,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教師在教授計算機課的同時,可以教會學生通過像搜狐、新浪、網易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網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進行分析、鑒別、歸類、加工等環節處理信息,學習處理信息的方法和網上在線自學,提高學習能力。
教會通過網上聊天工具、留言板、電子郵件等方式與他人交流溝通,向他人尋求幫助,傳遞信息,探討學習和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現代教育要求學生不但要學會知識,更要學會做人。而教育的一個最大目的是教會學生做人,這也是德育的本質。引領著學生走在高科技知識的大道上的計算機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袁振國.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01.
[3]黃向陽.德育原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