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客觀上刺激了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使得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數學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必修的課程,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教學質量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水平越來越受到關注,其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職業技術人才的質量。數學是中等職業學校的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數學教學,它結合了中等職業學校的特色,使得數學這門學科與其他專業理論和技術結合較為廣泛,其應用的范圍也很廣,這使得數學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地位非常高?,F如今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教學狀況不容樂觀。
一、數學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作用
1.有利于其他學科的教授與學習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作用十分突出,它的很多知識和理論都可以與其他學科聯系和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也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這種以理科教學和技術教學為主的學校,這種作用顯得更為突出。如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會計專業、計算機專業、電子電工專業等都會用到較多的數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是必不可少的。
2.數學教學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作為基礎學科之一,數學不僅使學生掌握大量的數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這些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而且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能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相聯系,也會促進其他學科的發展,客觀上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出現的問題
1.學生的基礎薄弱,信心不足,沒有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進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一般在初中時學習都比較差,在中考時沒有能夠考入普通高中才進入中等職業學校,所以他們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量不足,有些學生甚至連基本的數學知識都不會,這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難度較大,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進而產生自卑感,阻礙進一步學習,而且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尚沒有很好的自學以及自制能力,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太多的興趣,出現厭學的狀況。
2.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效率低下
受傳統教學觀的影響,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一言堂”的教學方法,教師將提前備好的課按照教案給學生講解出來,學生只是在下面聽講,師生之間沒有互動。而且教師大多數采用的是“題海”戰略,教師先給學生講幾個典型的例題,然后教師會讓學生做大量的題目,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做題情況進行反饋,找出學生錯的多的題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這種教學方法枯燥無味,學生毫無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嚴重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
三、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1.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增強其自信心
由于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入校時學習成績都不好,基礎比較薄弱,再加上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吃力,使得很多學生缺乏自信,不愿學習,這時作為教師應當對學生積極引導,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幫助學生重新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2.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差異較大,有些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而有些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即在一個班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3.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導師,興趣可以使學生維持長久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得投入學習當中,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4.結合實際,從各個專業的實際出發
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教學特色就是實踐性強,而且學科之間的聯系較多。不同專業應有不同的要求,根據專業的不同,對教材中的有關章節,在教學中應有不同的側重。
總之,當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
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數學教師應當充分研究學生和學科的實際情況,認真學習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施開先.抓好學習管理是提高中職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0).
[2]孫春庭.數學教學中的效率課堂實驗[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9(5).
[3]張軍.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數學課堂效率[J].管理觀察,2009(15).
[4]李紅.對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效率的淺見[J].科教文匯,2009(18).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安紅星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