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學案例或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使化學課堂更具有生機,更具吸引力。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初高中化學的銜接,包括教師的教授風格,教材知識結構的差異,使教學內容更具有整體性,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化學概念、重要物質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善于尋找化學與生活中的聯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使用能力。因此教師要能夠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會化學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筆者認為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地運用情景教學模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創設實驗情景,加深學生的理解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學科,化學實驗的形象性,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化學實驗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學實驗都可以完成的,因為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安全性的限制,一些實驗只能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或是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展示一些實驗現象,使學生不再感到教學過程的單一性。而且在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升華。
例如:在學習氫氧化鋁與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實驗時,
我做了演示實驗,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同時,記住Al(OH)3既可以和酸發生常見的酸堿中和反應外(Al(OH)3+3H+=Al3++3H2O),還可以與強堿如NaOH發生反應(Al(OH)3+
OH-=AlO2-+2H2O)。這一實驗現象都可以使Al(OH)3沉淀消失。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了Al(OH)3的反應歷程,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氫氧化鋁的兩性,進而能夠更好地將這一知識運用到解題過程當中,尤其是推斷題,這是解題的一個關鍵點。
二、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
化學科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為高中學生已經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了了解,他們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他們希望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來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
例如:隨著世界環境的不斷惡化,保護環境、提高環保意識就成為我們生活中最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空氣污染問題,溫室效應的產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環境問題為背景,創設一定的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使學生學到相應的化學知識。如2011年山東卷中有這樣一道試題,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的意義。讓學生明白NO2是可以溶于水的氣體(3NO2+H2O=2HNO3+NO),我們在遇到二氧化氮過多時,可以用水吸收。不過CO是不溶于水的,所以,在生有煤爐的房間放上一盆水是不可以防止煤炭中毒的。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生活情景中學到一些有助于解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問題情景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的刺激下,學生形成認知中突然提出問題或接受教師提問時,產生解決此問題的強烈愿望,并作為自己學習活動的目的的一種情景。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已經逐漸成熟,他們已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特點,但是,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的包辦代替,已經讓他們習慣了依賴教師,他們缺乏問題意識,他們的主動求知觀念還不能很好地支配他們進行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它不僅可以使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滲透一些知識點,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時,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觀察對比試驗,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發現實驗現象的不同,讓學生自己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提出濃度、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可以影響化學反應的快慢。教師可以趁機向學生提出,如何調控化學反應的快慢。使學生在自己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提高,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帶來喜悅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對待高考。
化學學科雖然在高中各學科中可以說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學生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失去學習的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學,使其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