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美術課堂由于其多姿多彩性,為人文精神提供了繁殖的土壤。人文教育和美術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在當今美術教育中,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學校教育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人文精神;美術教學;融入
作為一種人文課程,美術教學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并由此帶給我們種種的感動、美、力量和神奇。它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用智慧去揭示、用心去感悟。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包括五層含義:一是提倡科學性和人文精神的相容,彰顯了人生價值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全面體現現實生活中人的價值。二是和自然規律及現象中的人與社會中的事物相區別,其核心是一種理想、信仰、價值取向、人文模式及審美情趣,在人的言行與思維中貫穿。三是將人的理想追求和價值取向貫穿于人的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強調的是如何開拓人的文化世界和弘揚人的文化生命。
二、高中美術課堂融入“人文精神”的意義
美術是具有人文性的課程,新課標對此有著明確的定義,美術課堂中凝聚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包括人的價值、情感、思想等,它倡導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諧,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優秀的美術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及人文環境下誕生。任何一部美術作品,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及民族自豪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高中美術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策略實施
1.掌握繪畫要素,挖掘生活資源
高中美術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僅是理論說教和灌輸簡單的技能。教學理念和學生的生活世界是密不可分的,要緊緊圍繞學生文化了解、審美體驗和對作品的領悟力。藝術來源于生活,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正確地掌握繪畫的各大要素,包括質感、結構、空間、色彩、形狀、明暗等等,同時能夠巧妙運用組合、堆積、排列、色彩、韻律、和諧、對比等繪畫的構成要素,抓住生活中美的瞬間,通過繪畫,來真實地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真情體驗,將現實生活中的美感和生活閱歷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教師要善于發揮和利用生活中取之不盡的教學資源,創造機會讓學生感受生活、觀察生活和貼近生活,在五彩斑斕的世界里享受美術活動帶來的種種愉悅。
2.學習人文知識,提升鑒賞能力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作品,并非是簡單的疊加色彩、形狀等,在這些繪畫要素中,蘊含了太多的人文知識,而這些恰恰體現了美術學科與人文精神的關系。目前,高中美術教學的現狀是,只是單純地描述美術作品的表層意義,對作品深層次的挖掘卻是淺嘗輒止。所以,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深度挖掘寫實作品所蘊含的意義,注重美術作品的人文知識,將人文知識和美術作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展現美術獨特的人文魅力。
3.掌握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考
藝術理論知識相對來講比較枯燥,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不單單要介紹美術作品的藝術特性,更多的是向學生介紹美術作品所誕生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等等,努力挖掘人文知識。例如,在鑒賞古代陶器課時,若僅僅是描述陶器的發展歷史和工具作用,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和乏味。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首先,在講課之前,先播報一篇新聞:題目《泥土與黃金爭時價》紫砂陶素有富貴之稱,能與黃金爭價。一把現代名家設計的紫砂茶壺時價可達20萬左右,重量只有200克,一把小小的紫砂茶壺為什么會價值連城呢?動過導入新聞,引發學生思考,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一把好的紫砂壺,蘊涵了太多的中華民族藝術,會融合陶瓷、雕塑、文學、書法繪畫于一體,所以價值連城。其次,教會學生初步掌握鑒賞陶器藝術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陶器中符號、圖紋及雕刻的意義,進而思考和探索大自然的奧妙。三是展示實物:讓同學們感受,通過看、摸、敲體會區別。四是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4.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建設校園美術環境
校園美術環境包括了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社會心理及校風校訓等等,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應該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來創造藝術氛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通過舉辦書法比賽、學生繪畫展覽或者邀請校外專家進行藝術講座,通過開展一系列美術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5.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走進當地的民俗館、美術館或者博物館,進行美術實踐教學。了解和比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術文化,熟悉作品誕生的過程,了解中外藝術家的思想和文化,同時查閱相關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當地社會風貌、風俗人情、歷史、地理及人文環境,增加對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尊重,同時增進不同畫派的了解。例如,帶領學生走進陶展示廳,通過欣賞鸛鳥石斧彩陶甕,對學生進行啟發,引發學生猜想圖案繪制原因。教師總結:在彩陶藝術中,魚和鳥的圖像,也可被視為是氏族的圖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圖騰崇拜祖源,不同氏族之間的結盟或爭斗,也可表現為不同動物之間的結合和斗爭。
人文精神是美術教學中逐漸醞釀和培養起來的,正是因為美術中蘊含著人文精神,才更加富有藝術特質。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滲透人文精神、培養人文氣氛,感受人文關懷,將人文精神貫穿于美術教學的始終。
參考文獻:
[1]朱鴻濤.高中美術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M].神州,2012.
[2]王婷婷.新課標下的高中美術教學人文培養探析[M].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1.
作者簡介:
王燕(1980-),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碩士、講師,主要從事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