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學學習主要是靠記憶,而高中化學學習除了記憶還需要悟性,要理解了才能靈活應用。如何讓學生用盡可能少的時間最大限度地取得盡可能多且質量高的學習成果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
一、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化學這門自然科學課上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我們就要了解化學課的實際情況,找出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瘜W學習,實驗是一個關鍵環節,可是很多學生不重視化學實驗,他們認為考試不要求實驗操作,化學實驗可做可不做。這樣的心理不僅影響了化學實驗的正常進行,也讓學生在學習上只知道死背死讀死記,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對科學的探索。
高中化學的內容很廣,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很多,受一節課時間所限,教師很多知識不能詳細地向學生進行闡述。因而很多學生越學越亂,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化學失去了興趣,失去了學習信心。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體系結合實際,將化學生活化。
二、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
1.改變教學方式,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
將“學生的主動參與、師生的交流與合作”作為新的教學方式。傳統課堂教師講學生聽、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的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感到非常累,還會讓學生喪失自主獨立及探索精神。在課堂上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回答,讓學生相互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讓他們體驗感知與認知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還應嘗試組織一些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教學情境,例如:研究氯水成分的課堂中,讓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實驗推測氯水的成分,假設有一個小組實驗前的猜想結果是變紅,當用pH試紙測為白色時,這個實踐結果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且對化學產生興趣。通過教師指導與學生實際操作,會讓學生對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并且增加學生對化學的熱愛,培養學生科學創新精神。
2.加強學生實驗意識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課,應以化學實驗為基礎,利用化學實驗探討科學真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如果學生能通過一個實驗,得到一個科學真理,這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創新能力。但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導致很多學生甚至教師對實驗課很不重視。有的學生非常抵觸教師利用課時做實驗,他們認為:“高中的化學課時本來就短缺,做化學實驗是在浪費時間,與其做實驗,還不如把這個時間給他們背書中的知識。”周光召曾經說過:“科學精神中最重要的,一個是實事求是,一個是追求真理,這是最根本的內容?!倍鰧嶒灳褪且粋€追求真理的過程。我們應通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驗讓學生發現化學,認識與探索化學,解決與化學相關的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對科學探究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追求真理。
3.將化學知識整體貫穿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由于教育體制的局限性,教學課時的限時性,很多知識都不容教師細細講解,再加上化學實驗也是簡單再簡單。于是,在學生腦子里化學只是一個概念。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勇敢地去探索更深層次的知識,不要只停留在書本上。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整理概念,貫穿知識,通過多做實驗將化學中抽象的理論生活化,讓學生在化學中自由發揮。
4.加強學生環保教育
改革開放前,我國一味地搞經濟建設忽略了環境保護,改革開放后我國才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中學生作為祖國明天的花朵,對他們加強環保教育不可忽視。
對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二甲酯、氯、氨、氮氧化物等。能造成機體缺氧的有毒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烷、硫化氫、氮氣等。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氟利昂能破壞臭氧層,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健康。化學實驗中老師應該強調環保的重要性并且做到和學生一起處理實驗后的廢氣廢水。實驗中的廢氣要用NaOH溶液吸收,將廢水倒入指定廢水缸中,集中進行處理,絕不能污染環境。在做雨水pH的測定實驗時,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酸雨腐蝕的嚴重性。介紹由于環境污染而造成的自然災害,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嚴峻性,并且讓學生學習如何充分利用化學原料,如何解決污染問題。
總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就是以學生現存的問題,教師的精心輔導,教學結合實際生活,通過更多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走進化學,了解化學,使之成為有創新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釗.淺談高中化學“問題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2012(4).
[2]朱利紅.淺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1(2).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