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高中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高中物理教學方式存在不少弊端,新課改視野下高中物理如何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創新能力
一、新課改對高中課堂教學的要求
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新課改在我國高中課堂教學進行了全面實施。其中新課改不僅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而且在教學方式上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啟發誘導,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發現;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創新精神。新課改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包括課內學習、課外實踐、網絡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互助探究、高效學習。新課改對教學的指導思想、教育目標、考試形式、考核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強調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師生平等交流。
二、傳統高中物理教學方式的弊端
1.灌輸式
傳統高中物理教育采用極端的灌輸式方法,課堂上只是教師單方面地在講授知識,學生片面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對物理知識的思考,更沒有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原本生動、有趣的物理學課程變成了定理、公式等的枯燥的文字與背誦。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使學生一時掌握了知識,但是由于沒有經過思考而深刻理解,記憶是膚淺不牢固的,在以后的時光里也容易丟掉忘記。
2.題海戰術
為了應對高考,高中物理教學大量采用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這樣做雖然短期內能提高學生考試分數,但是題海戰術,使學生眼中的物理學習,變成了紙面上一道道機械化、形式化的考題,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變成了看到對應的考題條件反射般地只想到解題方法和思路。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損害了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3.呆板僵化的單一物理實驗
傳統高中物理教學環境下的物理實驗課教學,實驗操作和演示大多由教師進行,即使有學生的參與,其實驗模式和流程、方法也早已被設計好,學生在物理試驗中只是被動地按照要求演練一遍而已,對物理實驗結論只是按實驗流程再一次證明一下而已。這種呆板僵化的單一物理實驗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新課改視野下高中物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措施
綜上所述,傳統高中物理教學已經不符合信息時代人才培養的需要,亟須進行大力改革。新課改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進行了大量改革,結合高中教育經驗,提出了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三點措施。
1.重視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多種學習方式
為了更好地鼓勵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需要重視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高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向學生們介紹物理學領域著名的科學家及他們的奮斗史,物理學科歷史上著名的小故事,還有物理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應用。比如對學生們感興趣的電子產品,教師可以簡要介紹其應用的物理學原理。教師也可以介紹物理學的最新前沿研究現狀,來開拓學生們的物理學視野,激發他們的物理學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課堂之外,可以布置一些課外物理學小研究、小調研任務,讓學生們通過課外材料、網絡資源、實地調查等方式收集材料,并分成學習小組來共同討論、研究、完成任務,鼓勵他們充分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共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同時教師也要向學生們推薦一些好的物理學的科普刊物、參考資料、科學名著、專業網站等等。
2.實行開放式、分組式的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教學應當向開放型實驗轉變。在開放型物理實驗中讓學生親自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方法、親自動手完成整個實驗過程,而且要以團隊學習小組的方式加強合作,在互相交流中完成開放式物理實驗的任務。在完成實驗中,學生們獲得喜悅的成就感和快樂,既培養了團隊精神和動手觀察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如在高中電學原理實驗中,為證明物理學理論,讓學生們以實驗小組的形式自己先根據物理學理論設計好電路圖,撰寫實驗步驟,并由教師審核批準,然后提出意見和注意事項,按照電路圖配備電器元件,在教師的看護下由學生們自己操作實驗,采集數據,并按照物理學理論和公式,用實驗數據推導證明公式。最后學生們自行完成實驗報告,全程由學生們自己完成,親自動手,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3.提倡課堂民主氛圍,鼓勵學生質疑發問,培養學生發散型
思維
發散思維是指思考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能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如“一題多解”“一物多用”等方式。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
高中物理新課改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們多問為什么,多對現有的物理學理論提出質疑,多對物理問題提出不同的的解決方法,讓學生們對自己的疑問和想象,敢于說樂于說,并積極采用學習小組的方式互相討論,培養學生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