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口語教學是整個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搞好口語教學對提高學生學英語能力至關重要。農村有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和中學生對口語教學有困惑感,我們要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口語表達;現狀及對策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日益加快,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開展對外交流是對21世紀國民素質的基本要求。
我國中學生英語教學大綱規定:“中學生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新編的初高中英語教材現在都側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以便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但是,現在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現狀并不令人樂觀,尤其是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大綱》雖側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大部分農村學校卻側重讀、寫能力和應試教育的培養,這與當今信息交流、社會高速發展的形勢相違背。所以我們迫切需要深入調查和研究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現狀,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
通過對我校初高中4個年級8個教學班的抽樣調查,農村中學英語口語表達現狀值得我們沉思,現總結如下:
1.課內能否就一話題或幾幅圖畫自由表達?
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占31%,否定回答占69%。
2.課內能否口頭敘述一篇段落大意?
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占33%,否定回答占67%。
3.課內能否口頭敘述一篇文章的大意?
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占35%,否定回答占65%。
4.課內能否就你看到的事物簡單敘述?
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占28%,否定回答占72%。
5.課外能否口述簡單通知?
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占2%,否定回答占98%。
6.課外能否口述簡單廣告內容?
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占4%,否定回答占96%。
可以看出,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生成技能,主要是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接受技能。聽和讀是語言接受技能的途徑,這說明在農村中學學習的學生在接受聽和讀的量方面還不到位、不合理。
只有達到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組織學生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及書面信息開展聽、說、讀、寫活動,提高綜合語言技能的水平。
通過調查,筆者根據平時教學實際還發現:
一、在課堂上,學生能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簡單會話
1.85%的學生認為能看圖說話,但這只有在知識和內容比較簡單的情況下,并且是在教師的提示或幫助引導下,才能得以完成。
2.70%左右的學生認為能就某一話題進行講話,但這只是基于
話題與課本已學過內容較接近,學生才能更好完成。初中學生比重大于高中學生,可能是知識積累越高,越覺得開口要慎重。
3.約33%的學生認為口頭敘述文章或段落大意有困難,本來英語就不是母語,加之很多學生不能從整體把握文章或段落的意思,叫他們使用英語說文章或段落大意便會有難度。
二、農村學生由于受條件的限制,根本沒有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沒有開口說英語的環境
1.大約89%的學生說自己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簡單日常用語,但往往與事實不符,只是少數學生在特定環境中,由于興趣所致,偶爾會說兩三句。事實上幾乎沒有學生在課堂以外用英語思維,用英語講話。
2.約有92%的學生能對某一情景簡單對話,其實言過其實,因為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簡單日常用語都不常用,更不用說什么情景對話了。
3.在口述簡單通知和廣告內容上,幾乎沒有學生能做到。農村學生接受范圍比城市學生小,他們對英語的了解僅僅是來自課堂上教師的介紹,沒有其他的渠道。
三、要想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語言接受技能
1.在聽的基礎上開展說的練習
學生學說英語要從聽開始。先聽別人說,反復多聽幾次,知道怎樣說,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時,便會躍躍欲試地想說話了。
2.在說的練習里培養說的能力
說的能力要在說的練習里培養。應要求學生多讀英語,還要經常說,熟能生巧,說多了,也就會說了。
3.狠抓句型操練
句子是說話的應用單位,因此,應一句一句地教說話,整句教,整句用,學用一致,借助情景與上下文,讓學生易于理解。
4.說話要帶手勢、動作、表情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手勢、動作、表情等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或輔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這幾種思想交流的工具往往是同時使用的。
5.鼓勵學生開口,注意糾正錯誤的技術
說的能力是一種技巧,是在大量的口語練習里培養起來的。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習慣。愛說就能在說的方面進步快,害羞、不敢開口,怕說錯了被別人笑話,這就是學說話的大敵。
6.從一開始就注意說的質量
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學生說的質量,即保持說的音準、音調,正常速度,流利自然。
7.注重區別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
集體練習有全班練習,分行練習,分排練習,男生練習,女生練習等。
個別練習可依座次快速進行,也可由學生舉手,教師選定學生進行,或者直接由教師指定學生進行。
總之,通過調查,筆者發現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但與城市學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所以要求我們這些教師找出造成這種現狀的因素,因材施教,達到教與學的雙贏。
參考文獻:
陳文燦.對討論環節的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沭陽縣華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