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怕沒有哪個女人能拒絕一個屬于她的花園,只要條件成熟,打造花園是女人的樂趣,甚至有時候,女人選擇一套房看中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這套房恰好帶了一個可供她營造花園的露臺。無論春夏秋冬,你總是能看到女人們在花園中勞作的身影,對于擁有花園的女人而言,賞花有期限,然而花事,卻是一年又一年。
花是我的精神導師
王東家里有兩個花園,一個在房前,一個在屋后。想進前花園,得先推開一扇竹竿編成的門,大有“蓬門為君開”的意境。前花園的面積不大,雖然現在不是一年之中草木蔥郁的季節,可滿目綠色讓人感覺身在桃源。這種感覺,在穿過客廳來到后花園后會變得更強烈。
后花園是王東請人設計的,當然,主要的構想還是出自她自己。開放式的客廳,落地窗,讓花園入景成為客廳的一部分。“為了保留自然感,花園的裝修我沒有用過多的人造材料,買來石頭而不是石料,也沒有用水泥”,追求自然的用意反而讓王東節省了費用,“不像很多家的花園是搞得很現代化,石板鋪地,封閉起來,相對來說我這個花園,不值錢。”院子里的花是她到處搜羅來的,院角巨大的臘梅是花了8000元錢從別處移栽來的。
花園中最別致的要數池塘,“這應該叫小小池塘,因為實在太小啦。”池中鯉魚,從最初的六條繁殖到現在的上百條。院落的自然環境有多好?大自然會給出答案:“早上會有鳥兒來這里洗澡喝水,浣花溪那邊的白鷺也會過來。”
王東發現植物能跟她做“精神交流”:“開敗了的植物,溫度變暖便重新抽芽,每次看到這些細小的變化我都特別感動,我很幸運能夠跟它們在一個院子里生長生活。”有人曾跟王東說,要經常跟花說話,它才會開出最美麗的花來給你看,“我試過,真的誒!”
“每天澆兩次花,每個周末要鋤草,時間和精力還是要付出很多。所有的付出中,重中之重是忍受蚊子,這么小的一個花園到底藏了多少只蚊子?”雖然打理花園需吃點苦頭,王東仍然沉醉于到處找尋花種。法國來的植物混跡于成都本土的灌木叢中,“有一些植物長出來后我才發現根本就不是我種的花,可能是鳥帶來的種子吧。”
不管春夏秋冬,院子里總是有花會開,王東最喜歡捧一杯茶坐在床邊賞花,“后院出去就是浣花溪,有時候還會有黃鸝來我院子里做客,杜甫沒有欺騙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真是這樣的。”
歡迎同樣熱愛園藝的朋友關注她的新浪微博@cd王東交流園藝心得。
花事不在于一朝一夕
唐華最初接觸園藝是在日本,那是1998年底,剛剛生下大兒子不久。產后休息期間,很多表演都不能接,除了在家里練琴,幾乎沒有什么事情可做。照顧新生兒固然是新晉媽媽很重要的功課,但除此之外有大把時間需要打發。當時日本園藝正在流行,每個人都能在任何超市買到花苗和一袋一袋包裝得精致的土,花盆和花藝用具更是應有盡有,又精致,又方便。最初,唐華只是買一些簡單易養活,又好看的花卉。那時的她,與其說是著迷于園藝,不如說,她著迷于各種色彩和花形的搭配。
2004年,隨著唐華先生的事業往國內發展,全家人回成都定居。買房子的時候,雖然是5樓且沒有電梯,但唐華看中了那個寬大的屋頂花園。為了把屋頂花園打理好,僅僅改造土壤,唐華就費了不少心思。當時的成都,現成的營養土不容易找到,即便能買到,價格昂貴不適合大量購買。能找到的,基本上是普通的生土,沒什么營養,硬,且容易板結。但唐華是個不怕麻煩的人,她先買了足有兩卡車的土回家,又買了幾十袋德國進口的干燥牛糞做肥料。土壤肥沃了,唐華開始打理她的花園,先種下幾棵樹:櫻桃、桂花、日本紅楓……再漸漸地給花園增添花的品種。每次到國外表演,無論去哪個城市,唐華總是在第一時間購買當地的花種,再帶回成都之后播進育苗箱。由于經緯度和氣候差異,有些種子根本不能發芽。能發芽的,等花芽發出來,經過女主人的3次移苗,除蟲,最后移植到花園里。周末無事時,唐華還會專門開車到周邊區縣苗圃尋覓花草。
最近,由于熱衷于烹飪,唐華愛上了種香草。在她的花園里,人所能想到的香草都能找到:香茅、檸檬草、檸檬鼠尾草、香蜂草、牛至、迷迭香、玫瑰天竺葵……其中,羅勒就有3種,百里香和薄荷各有兩種。唐華最愛用百里香和迷迭香浸橄欖油,經過如此浸制,橄欖油氣味芬芳。隨手扯兩片香蜂草和薄荷,泡出的水清新爽口。而烘焙小點心和喝蜂蜜的時候加上一點玫瑰天竺葵的葉子,那種甜美的味道,食之令人忘憂。唐華說簡直想不通為什么很多花農會把玫瑰天竺葵當成驅蚊草賤賣。每天早晨和傍晚給花園澆水的時候,香草的氣味氤氳蒸騰,一派馥郁芬芳。
朋友都知道唐華醉心園藝,每次從日本過來看她都會給她帶來園藝雜志,她不僅自己學會了育苗、扦插,甚至開始自己用廚余堆肥,既能讓廚房垃圾循環使用,又能生產有機的肥土。唐華說,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愛好是一件順應自然且于自然有益的事。
唐華是一個做事慢悠悠的優雅女人,打理花園也準備慢慢來,現在她正準備給花園里增加一點鐵藝架子,種滿歐洲月季,當然,歲月還長,而花事不在于一朝一夕。
歡迎同樣熱愛園藝的朋友關注她的新浪微博
@唐華tuka交流園藝心得。
給自己滿滿一陽臺的好心情
雖然主持娛樂類節目,并且擔任歷屆“超女”“快男”的成都賽區女主持人,但生活中的劉燕實在跟娛樂八卦有那么點不搭調,安安靜靜,迥異于熒屏上的口若懸河。
劉燕于去年8月才搬進現在住的家,新家靠近新會展。之所以在那么遠離市中心的地方買房子,用劉燕的話說,就是因為看中了那兩個巨大的陽臺。劉燕的老家在瀘州,很小的時候便有一個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的愛好:爬山挖中藥。她最愛把挖回來的植物喜歡對著中藥圖譜一一辨認,曬干,就這樣積累起對于植物的迷戀。
小一點的陽臺主要種果樹和香草,大花箱里栽著桃樹、葡萄、二荊條、朝天椒、薄荷和番茄。葡萄藤郁郁蔥蔥地沿著陽臺上的架子攀援而上,用劉燕的話來說,簡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葡萄”,她采摘下今夏剩余的一串待客,果然甜得沁人心脾。她又熱情地奉上自己種的番茄,手指頭上濃重的番茄甜香久久不散。
大一點的陽臺上有一顆銀杏苗,是朋友今春從野外挖來送她的。都說銀杏難活,沒想到在劉燕的照顧下活得很精神,葉子不掛灰,又不長蟲,深得劉燕的喜歡,她非常期待看它秋天的時候樹葉黃了的模樣。茉莉、長壽花、仙客來、牽牛花、黃桷蘭、三角梅……有的在花箱里,有的在花盆里,各得其所。有如此豐富的一個花園,劉燕卻一個勁地表示遺憾,由于不是春天,很多花不在花期。花叢中有一只大缸,劉燕說里面原本是種的荷花,剛剛清理出來殘枝,只有幾尾小魚在其中。
陽臺頂上吊著一個木葉片的吊扇,小功率,有一搭沒一搭扇出似有若無的清風,把花香拂滿人面。這個陽臺打造的小花園,是劉燕每天在家里的主要活動區:吃飯、喝茶、看書、發呆、接待朋友,最多的一次,一共有20個人同時在此就餐。
這樣一個帶來內心寧靜和好心情的花園,對于劉燕而言,是詩意安居于大地的必需。歡迎同樣熱愛園藝的朋友關注她的新浪微博@CDTV劉燕交流園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