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課之前,我看見你不斷地翻書,一邊翻,一邊數,然后得意地說你這個禮拜讀了兩千多頁的課外書,一定能得獎了。過去的兩個禮拜,爸爸也確實看見你每天才吃完飯,就抱著書看,爸爸還好幾次對你說:“剛吃完飯,應該休息,讓血液去腸胃里工作。如果急著看書,血都跑到腦袋里去了,會消化不良。而且剛吃飽比較糊涂,讀書的效果也不好?!敝皇遣还馨职衷趺凑f,你都不聽,才把書放下幾分鐘,跟著又拿起來。你讀書的樣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讀完的時候還大大地喘口氣:“哇,我又讀了一本?!爆F在,爸爸終于搞懂了:原來你們班上有讀書比賽,每個禮拜統計,看誰讀得多。爸爸不反對這種比賽,它確實能鼓勵小朋友多讀不少書。只是,爸爸也懷疑你到底能記住多少,又讀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過去,既不能咀嚼書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賞美麗的插圖,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獲得讀書的樂趣——你讀得再多,又有什么意義呢?
孩子!你總是去圖書館,那里的書是不是好多好多,讓你讀一輩子也讀不完?如果有個人天天都去讀書,一輩子讀了幾千萬頁的書,他還有時間寫文章、寫書,或把學到的東西拿來使用嗎?這也好比前兩個月,爸爸說要種番茄,從圖書館里借了七八本種番茄的書,爸爸一頁一頁看,只怕到現在還在讀書,我們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經紅了的番茄呢?所以,書雖然不會動,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學問是“活的”。那活的學問又好像種子,你必須把它拿出來,播到土壤里,每天澆灌,常常施肥,才能長出果實。如果你根本不把種子拿出來,或播完種卻忘了,任它自生自滅,長出一大堆雜草來,是不可能有好的收獲的。
(選自《劉墉精品書坊·花季卷》)
品讀
作者既是在講述女兒的故事,也是在告訴孩子們怎樣才能把書讀“活”。既飽含著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又暗含著作者對讀書真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