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童年的我,和我們同一代的都一樣,由于大人們都忙于生計養(yǎng)家糊口,少于管理自家的小孩,于是小孩們就有了一個由自己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我家門前有一個十二三平方的小園,小園就成了我的天堂。童年的我對一些小動物、小昆蟲有一種特別的喜愛,因此小園的墻壁上,能掛東西的地方都給我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瓶子,還有幾個用破水壺內(nèi)膽做成的小魚缸,都裝滿了從魚店買回來的小金魚,從山野農(nóng)田的小水坑逮回來的小野魚小蝦,也有幾只不知名的水生小昆蟲。墻壁下一溜擺滿小雞籠、小鴨籠,撿回來的壇壇罐罐,各種鳴蟲,螳螂,壁虎,甚至連蜈蚣也成了壇壇罐罐的常客。在小小的動物王國里,我統(tǒng)領(lǐng)著海陸空三軍,看著我的子民們,我的童心充滿了成就感,仿佛我就是這個王國的國王,在這個小小動物王國里,我享受著我的童年。
(選自《童年往事》)
【片段二】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據(jù)說這花園,從前是一個果園。祖母喜歡養(yǎng)羊,羊把果樹給啃了,果樹漸漸地都死了。到我有記憶的時候,園子里還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李子樹,因為櫻桃和李子都不大結(jié)果子,所以覺得它們并不存在。小的時候,只覺得園子里邊就有一棵大榆樹。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fēng),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fā)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祖父整天都在園子里,我也跟著他在里面轉(zhuǎn)。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踩。有時不單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選自《祖父的園子》)
讀后思考
1.同是寫園子里的童年,兩位作者的側(cè)重點有何不同呢?作者筆下的園子各有什么特點呢?
2.同是寫園子,兩位作者各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呢?
3.在你的記憶中,有沒有這樣一片樂土,帶給你難忘的童年記憶?把你難忘的童年記憶,寫下來和W博士一起分享吧,我們的郵箱是xx5zwz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