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春節期間我當上‘貨郎’,把群眾需要拜年的禮品送上門,把群眾的土特產運到集市,我就掙了近2萬元。”春節前后,貴州省岑鞏縣天星鄉天星村張家組返鄉農民工張元前今年掙來了“第一桶金”,這也是該縣2000余農民經紀人唱響“春天的故事”的縮影。
岑鞏地處湘黔轄區,交通便利,為進一步發揮區域優勢,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去冬以來,該縣切實加大新型農民培訓,以集中授課、現場講解、音像教學等方式,開展業務培訓10場次,培訓群眾1萬人次,培訓業務骨干2000余人,提高了農民駕馭市場的能力。目前,全縣有2000余名農民經紀人因地制宜,尋找市場信息,積極為推銷農產品當“紅娘”,為縣內優質農產品牽線搭橋,在湘黔邊區市場找“婆家”,從中賺取“好處費”,去年,該縣在農林牧副漁等行業上經濟不斷增長,實施雜稻制種2.25萬畝,年產雜稻種子522萬公斤,完成烤煙種植面積1.64萬畝,收購煙葉4.22萬擔,建成思州柚、水蜜桃基地2.68萬畝,年產果品近200萬公斤,同時,畜牧業也得到較快發展,畜牧總產值近1.5億元。為把這些特色農產品推向市場,該縣農民經紀人利用春節前后,風風火火闖市場,向山區群眾推出了思州柚、水蜜桃、油茶、綠茶等種苗,向農村養殖戶提供仔豬、種羊等,為種植農戶提供了優質稻、早熟蔬菜等農作物種子和春耕備耕的農藥、化肥以及家用機具。同時把農村的“土特產”運向湖南省的懷化、新晃、芷江等市場,又從懷化地區的批發市場把群眾需要的衣物、禮品、日用品等商品運進邊遠村寨,形成市場良性循環,獲取利潤。
日前,據不完全統計,該縣約有2000余名農民經紀人首先唱響了“春天的故事”,帶頭闖市場尋找致富門路,預計可創收1000萬元以上,人均盈利5000元。 (稿件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