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盤點2011”年度字詞已在商務印書館揭曉,“控”入選年度國內字。作為“年度代表”,這個漢字的產生過程,可控還是不可控?我想,出于服務大局的考量,一定的技術控制還是會有的,只是控的程度、控的方式不明顯,對此,也沒人認真計較。
反正這種活動壓根就不是嚴謹的學術評估和重要社會活動,各方感覺大體著調即可。折中選拔,找出個含混到足可“一字各表”的字眼,也不是很難。
另外,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公布的2011年年度漢字是“限”字,這倒是可以佐證漢字評選活動“所見略同”?!翱亍焙汀跋蕖弊?,大部分可引申的意思非常接近,大概說的無非就是這年控制多、限制多,同時隨之必來的另一面,即被控多、受限多。
其實,權力與官員的主要任務、日常工作,就是“控”,歷年如此,向來如此。出自民間的“控”,也不能說沒有,比如控訴、控制訴求、控制情緒、控制支出等等。諸如此類現象大眾雖常見,但不可成為年度漢字的主要含義。好在被控、被限一方的感受,也可以被“控”字所代表,中國社會各界,于此承認“強者為尊”,認可權力之作為,當為本年度最醒目標記。
年度漢字評選,從日本學來。在日本,這事由一個和尚廟與“漢字能力鑒定協會”聯手操辦。觀察歷年日本評出的年度漢字,與大陸比較,雖難說孰高孰低,但確實有點意思。
食、毒、偽,這幾個字都曾作為日本年度漢字,理由只是發生了幾起毒食事件(2007年的“偽”字,除食品事件外,政治資金及養老金記錄不全等問題也被列為理由)。食品領域捎帶政治方面出了幾個問題,在日本被視為不得了事情,以至于全社會、全年度都被“抹黑”,這承受力也實在太低了。
還有更夸張的,1999年的日本漢字竟然是“末”。以東海村JCO核轉化工廠臨界事故為理由,聲稱“世紀末來臨”。又過了那么多年,鐵的事實證明日本社會還存在,這好像就是公然“造謠惑眾”的樣子。
為什么評選年度漢字?有什么用處?這事,玩的就是感覺,對社會上的評選活動,大家回顧、回答本人年度深刻印象或年度“情緒主調”就可以了。而今大家多端著“總結家”的架勢進行“理性思考”,盡力要找出個反映“全年基本態勢”的字眼,反而讓這項活動的價值更低。
從客觀反映公眾感受這個角度觀察,2009年度的“被”字迄今最好?!氨痪杩睢?、“被漲薪”、“被幸福”、“被自殺”等“被××”結構的流行語,“表達了公眾對于公民權責名實相符的吁求”。實話直說,如果“被”還作為本年漢字,也沒過時。這個“被”字,是個跨年度的“時代漢字”。不信,在“控”、“漲”、“和”等年度漢字之前,都加個“被”字試試。
個人可以借鑒一下社會評選,媒體也可以搞個《我的年度漢字》欄目。每個人,每個家庭,實際上都有自己的年度漢字。七情六欲,身體狀況,收入狀態,權利損益等個人大事,都可作為提出“私人年度漢字”的理由。這樣,“年度漢字”則講述出自民間的生動故事,變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活動了。
就說2011年的“控”吧,即便客觀反映當年現實,對預測也完全沒有實際意義。因為,社會心理,或平常所說的扯扯絆絆的人心,往往才是決定“走向”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