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的廣州馬拉松賽中,兩名選手突發(fā)性休克,其中10公里選手陳杰經搶救無效死亡,5公里選手丁喜橋一度恢復自主心跳呼吸,并出現意識。但后者的病情卻在11月26日下午出現急劇惡化,27日零點經過院方搶救后,最終宣布死亡。據統(tǒng)計,近些年來,馬拉松賽場上不斷發(fā)生猝死悲劇,9年間共有16人喪生,馬拉松已經成為死亡率最高的運動之一。人們不禁要問,長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惡魔,居然能在不經意間奪走如此年輕的生命?長跑,難道要在中國消亡嗎?
實際上,近些年人們對于長跑的恐懼與日俱增,在大中小學這種恐懼情緒尤為嚴重。據了解,2002年到2010年,全國范圍內各種運動會長跑項目中16歲以上參賽者猝死的案例超過40起。在這種背景下,江蘇、甘肅、湖北、陜西等地一些大中小學紛紛取消長跑、雙杠、鉛球等“危險”體育項目。如不久前華中科技大學秋季運動會上,女子3000米跑和男子5000米跑項目被暫時取消。西安30余所高校也已取消長跑項目。不少人驚呼,長跑這項運動正在退出中國校園。
一些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生體質下降以及避免學生猝死或受傷是這樣做的最大原因。在國際上,長跑被公認為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參與健身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排泄系統(tǒng)有害物質起到清洗作用,從而使有害物質難以在體內停留和擴散。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對于心血管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等有著良好的預防作用。此外,長跑鍛煉對于培養(yǎng)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冬季怕冷愛睡懶覺不想鍛煉的人起到促進作用。為什么這么好的一種鍛煉方式,在我國校園會成為奪取學生性命的洪水猛獸呢?
有專家認為,學校取消運動會上的長跑實屬無奈。一是一些學生缺乏鍛煉,劇烈運動受傷的概率大大增加;二是如今的學生嬌貴,學校還真怕學生出個三長兩短給學校帶來麻煩。由于我國學校教育長期忽視體育鍛煉,現在學生體質下降趨勢非常嚴峻。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去年9月聯(lián)合公布的2010國民體質監(jiān)測結果表明:大學生身體素質25年來一直在下降。與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了10.3%和10.9%。體質健康監(jiān)測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指標持續(xù)下降,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顯增加,部分農村青少年營養(yǎng)狀況亟待改善。
現在中小學升學壓力特別大,雖然政策“保障”了體育課并沒有被壓縮,但文化課和作業(yè)的壓力直接壓縮了學生們的業(yè)余鍛煉時間,學生每天上8節(jié)課然后回家還要做大量的家庭作業(yè),節(jié)假日還要上各種補習班,所以留給學生鍛煉的時間所剩無幾。對于大學生而言,由于體育課和畢業(yè)證、學位證不直接掛鉤,所以體育課成了擺設,加上他們在上大學前已經養(yǎng)成了不愛鍛煉的習慣,體質下降也就成為必然。由于校方必須確保體育課不出安全事故,因而長跑運動淡出校園就成為必然了。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個“強”,自然包括這身體之強。中小學取消長跑,與其說是一種無奈,倒不如說是一種教育懶政行為。面對學生體質下降,教書育人的學校更應該有所作為,不是選擇逃避。只有樹立學生身體優(yōu)先發(fā)展的教育理念,補齊體育“短板”,才能強健學生體魄,彰顯教育的文明與進步。根據我國的國情,高考是學校教育的指揮棒,如果能將體育課程列入高考科目,分值不必很高,標準也可以定得低一些,確保大多數同學經過努力鍛煉都能取得理想的分數,相信一定可以激發(fā)起中小學生積極投身體育鍛煉的熱潮,全民體育的盛況就有可能出現。
當然在提倡體育鍛煉的同時,也有注意到科學鍛煉和傷病預防。東京馬拉松自2007年舉辦以來,保持著選手零死亡的紀錄,這說明如果更多地注意安全保障工作,就可以減少賽事的危險性。日本馬拉松比賽都會配備自動除顫器(AED),這個如筆記本大小的小盒子能夠對突發(fā)心臟病人進行第一時間自動除顫,這樣的強制性的配置甚至都寫進了賽事的規(guī)章,這或許就是東京馬拉松如此安全的重要原因。馬拉松都可以安全地舉辦,那么,只要做好保障措施,相比較起來強度和危險性小得多的健身性長跑更是可以安全進行了。
朋友們,為了健康和活力,跑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