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敵人究竟是誰?9·11以后,時任總統的小布什宣布美國要打一場全球性的反恐怖戰爭,美國由此進入“戰爭狀態”,然而,吊詭的是,沒人說得清美國的敵人在哪里。
二戰時期,美國的敵人很明確:軸心國家和潛在的邪惡國家。榮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等三項提名的電影《反攻緬甸》,片題“獻給美國、英國、中國和印度軍人們”,唯獨沒有說到緬甸。其實對于對很多緬甸人來說,外強之間的爭戰讓緬甸遭受洗劫,但緬甸也借著戰亂走向獨立。這部頗具張力的早期二戰冒險題材經典電影,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該影片未明確交代故事發生時間,有意思的是,據說該影片在歷史上曾因過分夸大美國在緬甸戰場上的作用、遭非議而被刪剪。盡管是一部老電影,但由于電影解構足夠縝密,依然是學院派念念不忘的教材片。
此外,在十年后,日本拍攝了美化戰爭的《緬甸的豎琴》,把軍旅生活拍攝得文藝氣息濃厚,日本兵的自我救贖可謂溫文爾雅。
到史泰龍的《第一滴血4》里,緬甸的大兵們已經開始變得近乎無人性。當緬甸軍政府被刻畫成夸張的殺人機器時,這部電影在緬甸本國也迎來了禁演,當經過精心準備的蘭博沿著薩爾溫江只身潛入緬甸叢林時,人們已經發出了“緬甸真如《第一滴血4》描述的那樣嗎”的質疑,盡管答案是NO,但鮮有人注意,相反,這部影片激勵了緬甸軍政府的反對派。
簡單說,這個時候美國的敵人,已經變成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正在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例如《拆彈部隊》里的伊拉克,《敢死隊》里的南美某國。
這不是冷戰,美國的敵人不只有蘇聯。
《反攻緬甸》
簡介:尼爾森上尉帶領一群勇敢的傘兵降落到了敵后的緬甸,他們的任務是破壞日本的一個雷達站。任務完成后,當他們準備按原計劃乘飛機撤離時,發現這根本是行不通的,幸存的傘兵必須徒步105英里,穿越日軍控制的叢林帶,才能達到己方陣地……
《伊拉克惡狼谷》
簡介:以伊拉克戰爭為背景,講述美軍凌辱土耳其士兵,更在伊拉克平民的婚禮上大肆殺戮,連兒童也不放過,又把平民抓進監獄,供猶太醫生切割器官售賣。
《緬甸的豎琴》
簡介:1945年7月,東南亞的戰事接近尾聲,一隊日本士兵行進在撤往泰國的途中。上等兵水島在音樂學院出身的隊長指揮下,彈奏豎琴鼓舞士氣,撫慰戰士憂傷的思緒,后更以音樂為媒介,同接受他們投降的英國士兵達成了心靈上的溝通。
《敢死隊2》
簡介:幾個敢死隊的鐵哥們正享受大戰之后的難得愜意。可是好景不長,某晚有人找上門來,迫令他們前往阿爾巴尼亞噶扎克山區找一個被擊落飛機上的保險箱,并確保箱子不會落入敵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