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不久將進入隆冬,但股市已經聞到春天的氣息。自12月4日以來,大盤由綠變紅,在量價配合下震蕩攀升。雖然大盤還可能有調整壓力,但距離投資者企盼的春季行情只會越來越近。這波帶有春天氣息的行情出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之前大盤經過的寒冬太長了。從2007年的頂部下跌以來已經熊了五年。以今年而論,四月至十二月初跌了大半年,大盤下跌了20%之多,而個股的跌幅大多在40%以上,有些股票竟達到60-70%。即使長期處于低估值狀態的銀行股也下跌了15%。最后,不管是多么優質的成長股,還是抗跌能力強的酒類和醫藥類股,大家統統都得跌。這種下跌在A股歷史上只有幾次大跌可以相比,因而必然會引起強烈反彈,這就是所謂否極泰來或者冬去春來。
一九一陽生,是說在最冷的數九寒天,也會有陽氣生成。陽氣隨著一九、二九等數九的腳步一步步集聚上升,時令就會由冬轉入春。股市也是如此。今年9月以來大盤先后于9月5日、26日和12月4日三次創新低,而于9月7月、26日和12月5日又三次拉大陽線。這三落三起,既是空頭力量的渲泄,又是多頭力量的集聚展示。在此期間,各類股票的反應和形態并非都是一致的。一些大盤藍籌股是在9月7日之前創新低的,如寶鋼股份(8月27日)、中國鐵建(8月30日)、民生銀行(9月5日)。還有一些大盤藍籌股是在9月27日之前或當天創新低的,如工商銀行(9月26日)、中國南車(9月27日)。大部分股票都是在12月4日與大盤同時創新低見底的。上述股票自見底反彈以來至12月10日,中國鐵建漲幅最大,達41.92%。漲幅最大的銀行股為民生銀行,達31.16%,最小的工商銀行也有10.27%。
列舉上述股票的見底時間與上漲幅度,可以看出近幾個月來資金的流向發生了變化。機構資金主要流向大盤藍籌股,也是這波行情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方面,有幾個動向值得注意。一是有一部分產業資本(包括高管)在增持或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這是繼2005年998點、2008年1664點底部區域增持之后第三次增持。這顯示大盤已開始進入新的階段性底部區域,很多公司的投資價值被低估。二是QFII和RQFII額度顯著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來自境外增量資金的操作風格。以同在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上市的A、H股相比,大盤藍籌股的價格基本上是倒掛的。以12月13日的股價為例。中國平安:A股38.86元,H股60.85港元;中國鐵建:A股2.97元,H股4.53港元;招商銀行:A股10.87元,H股16.32元;中國神華:A股22.55元,H股32港元。除去匯率因素,中國平安H股比A股溢價高達26.38%,溢價比較低的中國神華H股也高出A股14.53%。而小盤股就不同了。最典型的例子是近期在A股市場上市的浙江世寶。上市首日收盤18.75元,比H股高出6倍以上。可見兩地資金的炒作風格有多么不同。三是由于美國、歐元區國家和日本等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大量熱錢流入香港,推動港股大幅攀升。這些熱錢近來又轉而以各種形式、包括地下錢莊流入中國內地。據說,自今年9月以后熱錢流入非常明顯。
這波行情所以會帶有春天的氣息,是因為它正在沐浴改革開放和政策的春風。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相應的戰略、方針與政策。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2013年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并對明年的經濟工作定調。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國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的廣東進行考察,對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和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等發表了重要講話。李克強副總理此前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重要談話。他在會見世行行長時表示:“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在城鎮化”。相信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明年的經濟工作和政策會更加明確和具體。這些因素匯總在一起,就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就是政策的春風。對于經濟發展來說,動力來自改革開放,紅利也來自改革開放。對于股市來說,改革有兩重含義:一是受惠于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創新驅動戰略的落實、新型城鎮化的實施和各項行業政策的扶持與推動。另一個是股市自身的制度性改革、基礎性建設和市場功能的完善。這兩者都是股市行情越過嚴冬進入春天的動力和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