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深滬證交所在6月下旬同時發布對今年1月1日之前已經停牌多時的公司,將在年底前宣判其生死的公告后,相關的20家公司,已無一家可以再安穩的混日子。無論是自救、抑或有貴人搭救解圍,反正在年底前都要放手一搏。
證交所憑什么依據來判罰?就是僅憑證監會重組委對各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核準函(批文),僅此而已。這個官方批文,簡直就成了拯救這些公司于危在旦夕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各家公司要想抓住這根稻草,幾乎就是當年“蜀道之難”的再現。
按照相關規定,已停牌垃圾公司要在年底獲得重生,須要過“八道檻”,分別為:一、提出重組預案;二、提出重組正式方案;三、股東大會通過;四、證監會審核通過;五、獲得證監會核準批文;六、完成重組并向交易所提交恢復上市申請;七、交易所通過申請;八、公司恢復上市。除了最后一道檻之外,其實每一關都很難過,致命關隘在第二至第五關。多數順利者,現在已經走近第四關(重組方案已經獲證監會接收、待審)、或者更遠。
其中就有五家不幸者,分別是*ST中鎢、*ST北生、S*ST天發、*ST創智和*ST宏盛。其他十多家患難兄弟的境況和進展,顯然要比這五個倒霉蛋好得多。后者大多已經,要么是找到了有實力、有興趣的重組方;要么就是重組方案已經遞到了證監會重組委、并獲接收待審;要么就是已經拿到官方的救命批文。
本欄前面文章已經多次提到過,保殼大戰中,1、新引入的重組方很重要;2、重組方案既很重要、又要貨真價實;3、流通股東很重要;4、證監會重組委很重要。這幾道檻如若能挺過去,則性命無虞。而那五家倒霉公司,顯然就像套用那一句著名格言所指的,“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
但這一次,五家問題公司的處境又像大同小異,到目前為止,四家公司是卡在上面的第1至第3關上,沒有通過第3關;*ST中鎢則顯然已經被提前判處極刑。S*ST天發的股改方案三度被否;湖北證監局10月22日發出對天發的《退市風險關注函》;荊州市政府的天發風險處置小組11月19日發表《重要聲明》稱,S*ST天發是否會退市,其決定條件是交易所的相關制度,與政府的主觀意愿無關。這些在本欄看來,不像是病危通知書,倒更像是死刑行刑的催命曲。
很顯然,重組保殼就是一場博弈游戲,游戲中至少有三個參與方:新、老大股東和流通股股東,大家各有算計,不僅是對手、甚至是冤家,卻又亟需在通向證監會重組委的路上先要達成基本的一致。一方贏、而另外兩方輸的方案肯定不會獲得通過。唯有互相妥協與退讓、達致多贏的取向和結果,才能繼續走下一步。爾等還有沒有明天?其實命運全攥在自己手中。
A股歷史上,大概累計已經有89只股票先后退市。幾乎全都是因為其財務和盈利能力崩潰,無法再維系持續經營下去,只好下場出局。
股市中的公司退市,在歐美先進市場上是稀松平常。但在西方股市上很平常普通的情況,卻在A股步履維艱。
綠大地公司因遭人舉報,證監會后調集了重兵來查處它。其后的結果是:云南昆明官渡區初級法院對案犯各判了幾年,卻全都是緩刑;對公司判罰4百萬元了事(這筆罰款最后須由全體股東買單)。這與證監會屢屢對證券違規交易“零容忍”的表態,形成鮮明反差。后來又再演變成在今年5月,昆明市中級法院稱,官渡區初級法院對該案的司法管轄權有問題,該案需要由市中級法院重新來審。自那時迄今,便再無下文。
綠大地IPO上市的財報數據都是靠造假而來。假東西混進股市,證監會卻不能勒令其退市;云南地方上更是對其百般呵護。真正的退市之路,其實還很遙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