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果園因施肥不當造成的肥害時有發生。因受害程度不同,輕者過段時間后還能再次長出葉,但長勢很弱,受害枝全年生長量很小;重者枝干葉枯,不能恢復,最后造成死樹死枝。不僅浪費了肥料和勞力投資,而且果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結果受到了嚴重影響。
1 肥害的類型和癥狀
因施入大量的肥料,增加了土壤溶液的濃度,使果樹根系吸收水分及無機鹽發生困難,造成地上部分萎蔫;或因肥料不當,在作葉面肥施用時,會遭致大量肥害發生。常見的有;一是含氯化肥所造成的肥害。果樹中的柑橘、葡萄、桃等對氯離子敏感,易受其害。如我們發現有一經營桃果生產的農戶,將出廠多年,認為已失效的氯化銨施入盛果期桃園,每株4~5千克,結果造成死枝、死樹;有的用含有氯化鉀的復合肥,施用于成年桃樹,每株2~3千克,也出現了嚴重的死株、死樹現象。這均是由肥料中的游離氯離子含量太高所致;二是氨氣所致的肥害。據介紹,如果施用氨水的濃度超過1%,果樹即有不同程度受害,濃度越高,危害越大,尤以在氣溫高、濕度大的情況下,果樹受害嚴重;三是葉面肥所致的肥害。筆者曾見到一位農戶的梨園,在進入結果期的梨園內用碳銨作葉面肥噴施,濃度為每0.5千克碳銨加15千克水,在高溫強日照條件下,第2天梨樹葉片全部萎蔫,進而焦枯脫落,梨樹枝條全部變為光桿。另外,也發現有人用0.5%濃度的尿素作葉面肥噴施蘋果樹,結果造成部分梢、葉片發生焦邊、卷曲,國產尿素當濃度為0.3%時,作葉面肥噴施果園,也會出現輕度肥害。另外,據日本資料報道用磷酸二氫鉀和磷酸二氫鈣各1%,噴施于梨、柿、桃,柿樹有明顯肥害,其他則很少出現肥害。四是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導致黃葉。在果園施用未經發酵腐熟的雞糞等有機肥后,雞糞等有機肥在地下遇到適宜的溫濕度就會發酵,放出熱量,對地下根毛造成傷害,阻礙了地上部分營養和水分的及時供應,造成地下部與地上部營養失調而出現黃葉現象。
據觀察,因用肥不當,果樹呈現肥害的癥狀一是樹上癥狀,即部分枝上幼葉和花果干縮。有些樹的皮層還有一條從受害大根沿樹干豎直向上連續變褐、干枯的帶,皮下木質部變黑,使其受害,嚴重時整株枯死;二是根系癥狀。須根和小根顏色變成紅褐色而枯死,較大的根其皮層變褐、木質部呈黑色,使之失去吸收功能。
2 造成肥害的原因
造成肥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選肥不當或施肥方法不當,致使根際土壤溶液中肥料濃度過高,甚至肥料與果樹根系直接接觸,且持續時間長,危害程度重,最終燒傷樹根。并隨著高濃度肥料溶液向樹上運輸、所到之處枝枯花干,發生肥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施肥部位不當。施肥部位距主干或大根過近,甚至肥根直接接觸,在濃度太高時,傷及樹根,甚至發生反滲透。二是葉面肥選擇不當。像碳銨揮發性強,在高溫下揮發出來的氨離子刺激葉片組織壞死;含縮二脲濃度超標的尿素,縮二脲對葉片也有毒害作用。三是肥料過于集中。在施肥過程中,肥料與土壤沒有混合均勻,使局部肥料過于集中。四是一次施肥量過大。在一次性大量施肥后,因肥料過多過于集中,使肥料與根接觸部分濃度局部升高。
3 果樹肥害的防治措施
(1)充分了解肥料的性質。現在使用的肥料多,每種肥料都有適施對象和施用的具體要求,尤其是新型肥料多,在沒有掌握使用技術之前,要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最好是先做好小面積試驗后再使用。(2)做到分期施肥。根據果樹周年需肥規律,分別于春季萌芽前夏季花芽分化期和秋季果實采收后,配合施基肥,分3次進行追施。這樣每次施入化肥的量比一次性追施的量小,土壤濃度不致過高,防止肥害發生。因此,不要圖省工省事而將全年肥料一次性在春季施入。在施肥時,采用多方位施肥方法,即多開幾條溝,以降低每條溝施肥量。而且,肥料在溝內要撒勻,不能集中成堆,防止局部過多集中而導致肥害。(3)注意施肥部位,在對果園施肥時,施肥點應在距離樹體主干和大根稍遠一點,一般以在樹冠投影的外緣部位,開挖施肥溝較為適宜。盡量拉大肥根距,既可防止肥害發生,又有利于根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起到增強肥效和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的作用。(4)補救辦法。一旦出現肥害,可在施肥溝部位挖一淺溝,灌入一定量的水,即可稀釋土壤溶液,又可使部分肥料成分隨水擴散轉移,降低供肥強度,從而降低肥害程度,也可采用斷根法,即對肥害量比較大,勞力又少的果園,在來不及采用上述方法,延誤時間而加重危害時,可采用斷根法防止肥害加重比較好,具體方法是沿施肥溝內側挖出燒傷的大根,將其切斷,終止樹上持續危害,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