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受腐爛病危害后,常造成骨干枝處樹皮腐爛形成病疤。使樹體皮層營養疏導組織切斷破壞,嚴重阻礙樹體養分的輸送。輕者削弱樹勢,使果實產量和品質下降,重者導致腐爛病疤大面積發生,使病枝、病樹整株死亡。是蘋果生產中的一種主要病害。通常人們發現蘋果樹腐爛病后,及時刮除病疤,涂抹藥液,但重者需進行蘋果樹腐爛病疤的橋接防治。橋接防治是挽救蘋果樹因腐爛病危害,避免死枝毀樹最為有效的一項技術措施。現就有關蘋果樹腐爛病疤橋接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橋接防治時間
從樹液流動后的整個生長期內都能進行,但橋接的最佳時期是樹體萌芽至開花期。在渭北長武地區,以4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最佳。這時橋接,樹液流動旺盛,形成層愈合組織形成快,最易成活,成活率高。一般橋接的成敗與氣溫、砧木和接穗的愈合組織產生有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樹體離皮后,橋接越早越好,這樣有利于樹體養分的上下及時疏通,既防治了腐爛病,又挽救恢復了樹體,延長了果樹的生長和結果年限。
2 接穗的選擇
2.1 接穗的品種選擇
接穗優先選用樹體本身可利用的部分萌芽枝條進行橋接。這種嫁接,親和力強,成活率高。其次是采用接穗進行橋接,可優先選用國光枝條為最好,紅星、秦冠、富士次之。因國光枝條充實,萌芽率低與其他品種親和力強,嫁接成活率高,在98%以上,紅星、秦冠、富士成活率也在90%以上。
2.2 接穗的選擇
橋接的接穗應選擇生長健壯、充實,無病蟲危害的1~2年生并無分枝的尚未萌動枝條作接穗,一般以1年生外圍枝為最好。內膛徒長枝,發育直立枝不宜做接穗。接穗選好后,待冬剪時采集下來,進行沙藏或埋在低溫背陰處的土中(深40~50厘米)待用,但要注意低溫背陰處溫度應在0°C左右。
3 橋接防治技術
3.1 橋接前的工作
蘋果樹腐爛病疤在橋接防治之前,必須對腐爛病疤進行認真嚴格細致的刮凈和消毒。待愈傷組織形成后,方可實施橋接工作。蘋果樹的橋接按接穗的來源和接口的部位不同,一般可分為3種橋接法:雙頭橋接法(即接穗橋接)、腳接法(即活接穗橋接)和地苗橋接法(即定植苗橋接)。
3.2 雙頭橋接法(即接穗橋接)
根據腐爛病疤的大小選擇長于病疤20~40厘米的接穗,先將接穗的下端一側削長3~5厘米的長斜面,盡量要平,背面要削成0.5厘米長的短斜面。為防止嫁接接穗感病發生,應在病疤上下沿以外10~20厘米的健皮處開口橋接。即橫切一刀長1~1.5厘米的短口靠一邊縱切3~4厘米長的口,深達木質部(下端切口成正“T”形口,上端切口成正倒“T”形口)。再把接穗的長削面朝里插入接口皮下,使形成層緊靠密接,并蓋好撬皮進行抱扎。用同樣的方法接好上端。如果病疤過大時應一疤多接幾條接穗。在插入接穗時,要慢慢的一次性插入,不要來回抽動,以免影響成活。抱扎時用塑料薄膜帶包扎,包緊包嚴,以防雨水和空氣進入,影響成活率。
3.3 腳接法(即活接穗橋接)
此種方法橋接只是利用主干基部或從根部萌發出的萌蘗枝條做接穗,將其上端橋接在病疤上沿10~20厘米處的光滑健皮處。再運用上述方法進行橋接。此種方法橋接易成活,但必須是病疤以下長有枝條才能進行橋接防治。
3.4 地苗橋接法(即新栽苗橋接)
果樹的根頸部或骨干枝發病較重的樹,可在樹干周圍近處另栽植1~2株健壯的蘋果苗,使小苗傾斜于主干45°,待樹苗成活后將其上端接于病疤上部10~20厘米處的光滑健皮處。橋接方法同上。一旦橋接成活后,有利于樹體養分的供給和腐爛病的防治恢復。
4 接后管理
蘋果樹橋接后,一是要加強保護接穗,防止碰撞或搖動;二是對成活后的枝條上萌發的芽要及時抹除,以免養分的浪費和保證樹體上下養分的流通;三是橋接成活后30~40天及時松綁,再進行重新包扎。四是在防治病蟲噴藥時,對已橋接的枝條也要噴勻周到。五是主干涂白時,對橋接的枝條也要涂白。六是對已橋接防治的果樹,應加強肥水綜合管理,促其盡早恢復樹勢,達到豐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