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期蘋果園(樹齡20年以上),在招遠市乃至膠東半島的果園中占一半以上,目前仍是生產的主力軍,但樹體殘缺不全、主枝缺失、背上冒條、花少產量低、質量差的問題日益突出,效益下降,部分園片已開始刨伐。對這部分果園需在利用的基礎上,盡快新植幼樹進行替補,如何利用衰老期的蘋果園,發揮它們的作用,保持產量、維持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大課題。為此,我們進行了技術革新,通過幾年的努力,示范園實現了畝產量3500千克以上、80毫米以上七成色優質果80%以上,達到了樹老枝不老,齡大效益高的目標,現將相關革新配套技術總結如下,供參考:
1 重新布局樹體結構
衰老期蘋果樹大都主枝離地近、側枝大、主枝前端枝量多、內膛空虛、樹頭過高、內膛背后細弱枝多、外圍結果內膛空、果品表光差、缺素重、紅點黑點病多,這就必須進行調整,重新布局群體和個體結構,合理調整主枝和枝組數量和大小及比例,增加光照,以獲得最大的營養積累,減少枝量集中養分,特別強調利用好背上優勢結果和去大枝留嫩枝結果,具體措施:
(1)提干。即“脫褲子”,由于過去整形修剪一般采用低干矮冠,三主枝普遍較低,主枝過低光照不好,易感病蟲,管理不便。因此修剪中,首先要對低于60厘米的主枝進行疏除,解決“下光”。
(2)選主枝。大多數果園主枝太多,有7~9個,甚至更多,互相擁擠,一般一棵樹留主枝4~6個,對無空過密的主枝要疏除,把一片園當一棵樹看,株與株、行與行之間的主枝不碰頭、不交叉、不重疊,那個主枝無空間就割去哪個,有的樹可留2~3個主枝。總之,從整片園來看,每個主枝必須充分見光,解決“側光”。
(3)割大側。即“割耳朵”,多數果園側枝普遍較大,形成大蒲扇,擋光一大片,果實上色差,因此,要對主枝上超過掀柄粗的側枝分2~3年疏完,進一步解決“側光”。
(4)落頭。即“開天窗”,樹體過高就像頭上戴上大帽子,影響下部光照,整株樹不結果。因此,要對超過3.5米的樹,在合適的部位進行落頭開心,解決“上光”。
(5)調角度。對主枝角度前頭下彎重的超過120°的要采取背后枝換頭或頂棍抬高主枝角度,達到近水平狀態,防止前頭彎主枝呈弓形背上冒條不結果;對主枝角度小于80°的要在生長季節樹液流動易開角時拉開角度;對枝組角度不好或生長較旺的,要采取大的拉、小的拿、不聽話的頭朝下,把大的拉向有空間的地方,小的生長旺的夏季捋枝拿枝軟化,捋枝拿枝解決不了的,把它拉得頭朝下。這樣可以“緩勢成花”。
(6)單軸延伸,合理排列。對大、中、小枝組都要采取單軸延伸,留一個較強的帶頭枝,互不交叉重疊串門,保證使水分養分運輸流暢,枝組在主枝上排列要合理,達到“一大兩小,一密二稀”,即主枝中間部位的枝組大而密,前端和基部小而稀。保證“枝枝見光”。
(7)留背上引兩側。進入大量結果期后,樹體生長勢逐步衰退,而背上優勢還比較明顯,修剪中要充分利用背上優勢轉化成花,防止冒條,多留背上枝,盡量疏除背后枝,背上枝一般隔20厘米留一個,每隔一個背上枝再拉向兩側,這樣使背上枝均勻的分布于背上和主枝兩側,實踐證明,背上枝成花結果質量明顯高于背后和原來兩側枝結的果。發揮老樹僅有的優勢。
(8)夏造傷。背上枝一般生長較旺不宜控制。因此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一是在春剪時,對較大較粗的背上枝用手鋸從基部割1/4~1/3,控制長勢,但決不能在年前冬剪時鋸,以防止長期失水而導致死枝;二是發芽后,對過旺的背上枝可進行環剝,削弱長勢,以利成花。
(9)保護傷口。大樹長勢弱,更易失水和感染腐爛病。因此,要對所有的剪鋸口涂抹傷口愈合劑,做到剪一棵涂一棵,實現“一級護理”。
2 加大有機無機投入,促進樹體還童
衰老期的樹,長期固定在一塊地方上生長結果,帶走了大量的土壤養分,嚴重不適宜樹體生長發育,必須加大有機肥和無機肥的投入,同時根系吸收能力較差,樹體衰弱,要適當提高氮肥和鈣肥的使用量,使樹體返老還童。
根據我們經驗:在有機肥的使用上,要增量節本,一般畝施雞、豬、羊、牛、人糞尿等優質有機肥不少于5立方米,因為有機肥養分全,又肥地,對有機肥不足的,一是可以以草代肥,利用廉價的作物秸稈、雜草、落葉壓到樹下,也可以行間生草;二是可以用花生餅、豆餅、豆子、玉米發酵代肥,不提倡使用袋裝有機肥,因為袋裝有機肥價格高于動物糞便好多倍,也高于糧食和豆類價格,不經濟,不過在動物糞便和糧食豆類使用前,要充分發酵腐熟,以防燒根,在動物糞便發酵時,要補充粉碎細的作物秸稈或雜草和一定量的氮肥,并進行攪拌,保證堆中有足夠空氣和碳素利于微生物活動,在使用糧食豆類做肥料時,最好先把豆類蒸熟,再和動物糞便及粉碎的秸稈雜草混均堆放,一般夏季堆漚,秋季使用。
在無機肥的使用上,也要加大用量,一般每畝使用氮磷鉀18∶9∶18的復合肥200~300千克,同時加補20~30千克尿素,鈣肥株施物美價廉含鈣高易吸收的硝酸鈣0.3~0.4千克,酸化的土壤pH值低于5的要施用效果好價格低的石灰粉進行調控,一般畝撒施100千克左右,連續使用2年,再進行土壤測定,微量元素硼、鋅也要每年分別施用,每株0.1~0.2千克硼砂和硫酸鋅,注意葉面肥雖然吸收效果較好,但決不能代替地下施肥用。
肥料施用時期,秋天采收前后“大雜燴”,以有機肥為主,配合60%的復合肥,春天施用復合肥40%和全部氮肥,7—8月份,補充一定量的鉀肥。
3 加深土層增加客土,實現根深葉茂
衰老期土壤環境比新植園惡化,要更加注重改善,只有土壤環境好,根系才能好,改善土壤環境的方法很多,生草、覆草、增施有機肥、石灰調整酸堿度等,前面已提過,這里主要談一下加深土層和增加客土問題。一方面對過去土層不足60厘米的要進行深翻或爆破松土的方法進行改造,使活土層加深;另一方面對黏土地要摻砂,砂土地要摻黏土,改善土壤土粒結構和空隙度;再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客土,即從園外拉進優質的熟土或河灣中的泥土壓到樹盤內,每年加壓10厘米,連續3年。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地復壯樹勢。
4 注重根系修剪,力求樹老根嫩
地上地下是對應關系,樹老根必老,在更新地上枝條的同時,應注重根系的更新,達到地上地下統一,通過更新根系產生新的幼嫩根,增加吸收肥水能力,從而實現壯根壯樹。具體方法是:結合秋施基肥和客土改造改良土壤,有計劃的鏟斷部分老根,可以今年斷這一面根系,明年斷另一面根系,不可一次性斷根過多,以免沒有一定的根系供應地上部分養分水分,斷根的土壤深度為40~50厘米,距樹干40~200厘米范圍內。
通過以上配套革新措施,3年后樹體明顯返嫩轉壯,實現衰老蘋果園豐產優質,有效可持續地發揮好蘋果園的經濟作用。
(作者聯系電話:1379120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