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小龍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他第一次將中國武術介紹給歐洲,并將“功夫”二字寫進了英語的字典里。電視劇《李小龍》不僅弘揚了中國文化,擴展了武術的哲學思想,在影視作品票房收入尷尬的當今,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卓名天下,力壓群芳。
[關鍵詞] 中國功夫 武術精神 東方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07
一、中國武功與日本空手道
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共50集,故事講述一個身體柔軟的粵劇花旦的后生,從香港黑社會的渦流中,成為人家的刀下肉,碟中餐的李小龍,不甘其辱,四處求學,在葉問詠春拳大師的教導下,走出國門,將東方的文化理念和拳術哲學,推廣到美國的故事。
《李小龍傳奇》所闡釋的是典型中國武術精神,它的宗旨為:強身健體,懲惡揚善,“止戈為武”,消除爭奪,以威武之氣來平息江湖亂斗,從而建立和祥的社會秩序。當一種文化在異邦傳播時,定會遭致不同社會倫理、文化、時尚、道義的圍攻。就像中國的中醫、烹調、太極、國畫一樣,每一次推廣都意味著一次不同文化之間的激烈碰撞和沖擊。李小龍在弘揚中國武術文化的美國,也遭致了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美國拳擊術、和中國不同門派武術的圍剿和挑戰。然而,正是在這種紛紛擾擾的挑戰的武術臺上,李小龍才以無與倫比的中國武術和壓倒一切的拳腳威力,使之同行信服。電視劇通過這一激動人心的驚險打斗和權勢相爭,展示了中國武術文化的無窮魅力和精髓。
在這部電視劇中,雨田原是在日本教授空手道的高手,李小龍在美國技校上學時所遇到的一位較高段位的日本空手道名師,在校慶七十周年的表演節目上,李小龍一組干練的中國詠春拳讓在場的所有觀眾拍手稱快。隨后他詮釋了中國武術精神和中國文化,這令在場的日本學生和以木村為首的日本空手道幫派大為不悅,他們推薦教頭雨田上臺與之比武,雨田敗北。第二天木村發出挑戰書,要求李小龍與木村進行生死決斗,其結果仍然是李小龍勝且在12秒內將其擊倒。空手道是日本武術的國技,無論在拳擊格斗和招式打法上,堪稱世界一流,在美國和歐洲國家享有極高聲譽。在李小龍的眼里,日本的空手道在實際格斗中不敵博大深厚的中國武術。中國武術是空手道和日本柔術的鼻祖。沿著這一話題,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其結果與之劇中所言完全相對。空手道亦稱空手,是發源于琉球王國(今琉球群島),由多種武術構成的系統。其前身是古代琉球武術“手”,融合了傳入的中國武術后,被琉球人尊稱為“唐手”、大正年間傳入日本,受日本武術影響,成為“空手道”。空手道武術精神所崇尚的原則:求至高人格;守忠誠之道;養努力精神;重尊卑禮儀;戒血氣之勇。電影中日本空手道輸給中國功夫,李小龍所持的中國功夫,以絕對的優勢壓倒日本空手道,這是國人比較愿意接受的一種現實。
二、中國哲學與武術的結合
中國武術的精神內涵包括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釋家修養等內涵。這一深邃的哲學思想在《李小龍傳奇》中得到體現。
李小龍1940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父親是香港著名粵劇花旦,深諳中國文化,母親血管里湍流著英國人的血脈。中西合璧下生存的李小龍,自由游弋于多種文化之間,開放的思維,依附于厚實的儒學文化, 1958年底,只身移居美國,在西雅圖考上華盛頓州立大學哲學系。他的一篇關于中國哲學的論文,引起華盛頓州立大學凱恩的極大興趣,他對這位思辨靈秀,大膽精細的學生,表示欽佩。那么,李小龍在論文里融入了哪些中國哲學內涵,又是怎樣將中國哲學思辨與中國武術相結合,后使他成為一代東方武術界最具權威大師的呢?李小龍認為,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歷史悠遠,與儒、釋、道都有淵源。他特別推崇道教中的“無為而治”之說,無為不是不為,而是順其自然,理解道家的無形,就是說拳路的變化要靈活通便,不受任何限制,要在實際格斗中觀察對方出拳的意圖,在瞬間抓住空擋出擊制勝,這也正是李小龍每每在格斗中取勝的法寶。道家講究“心靜”,心靜而思維才能夠集中,練拳時李小龍主張“心止如水”,像水一樣做到寧靜而平和,旁無雜念,出拳力量集中,詠春拳當中的絕招“寸拳”,也正是在方寸之間做到力發千斤,快如閃電將對手擊倒所得的要領。
道教哲學產生于中國東漢晚期,以神秘化了的“道”為宇宙本原的宗教哲學。道教哲學把道家的“道”予以神學的闡釋,結合儒學,融合佛學,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道者為圣,歸隱山林,避開紅塵,心靜神凝,是中國士大夫修心養性的一種哲學思想。道教從悠遠黃玄的東漢走來,發展至唐代,已經形成自己鮮明的理論風骨和思想體系。唐代著名道教學者吳筠在他的《玄綱論》說:“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無極,成者有虧。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也”。在西方,道教鼻祖老子的名氣遠比儒學宗師孔子大,許多人將老子的思想應用于藝術創造中。甚至,西方人規避現世,逃匿生活的行為也看作是受道教思想的左右的。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大談地方哲學,以武釋道十分適合中國傳統的審美習俗,同時,也拓寬了西方人對武術的視野。
三、李小龍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征服天下
李小龍在美國與武術界的同行交手始終把持一個原則,即:交流切磋為上,爭強斗狠為下,摒棄江湖上的陋習,以高尚的武德征服了業內人士,武術教授伊諾山度、日本柔術高手威力·杰伊、全美空手道三屆冠軍詹姆斯、拳擊名人泰森等都與李小龍成為知交。李小龍之所以成其為世人頂禮膜拜的偶像,其精神要義在于他的俠義和武士精神,一個生活在種族歧視的國度,面對的不僅僅是武道技術上的挑戰,還有來自美國社會對中國華夏形象的偏見。西歐電影中,中國人那種猥瑣、矮小、駝背、陰險、神秘所有描寫人格缺失的丑陋,都毫無商量地被灌進了影像里,致使那些肌肉發達,渾身充滿雄性荷爾蒙男人激素的美國老,把觀看中國電影當成譏笑“東亞病夫”的一次實際體驗。李小龍用拳頭告訴那些固執己見的人,中國人敢于挺起脊梁,展現錚錚鐵骨。劇中李小龍多次與美國的武林高手比武,一次次地被人傷害,他一次次又勇敢地站起,最終把挑戰者打到。美國柔道維利·杰依比武倒在賽場從地上爬起的第一句話:“他是個特殊的人,有別于任何中國人!”從他牙縫擠出的話語,不難看出這位傲慢的美國人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可他真正地倒在了李小龍的腳下。
李小龍在本電視劇中,在掙得社會佳譽的同時,也博得異性朋友的喜愛。自古美女愛英雄。在電視劇《李小龍傳奇》中,導演將三個鮮活的少女融入了小龍的生活中,圍繞三點一線的愛情故事,電視劇起到敘事達情,延展故事情節的效果。首先闖入李小龍生活的是香港貴族學校的“校花”秦小曼,李小龍與之配合,奪得全港恰恰舞第一名。不僅如此,李小龍在爭取取得學校拳擊名額時,以絕對的優勢擊敗有實力的布萊爾,代表學校參賽,將冠軍的獎杯捧回了學校。秦小曼深愛著這位不畏強暴,天性具有正義感的香港粵劇名角后生,她倆朝夕相處,恩愛無比。可是,伴隨李小龍得罪香港黑社會,他家庭將他送至美國,從而這段愛情暫時畫上句號。踏上美利堅后,他從一美國流氓的胯下救出阿羅約,又被另一張愛情網罩住。阿羅約家資殷實,為了贏得小龍的愛,她欣然拿出巨資為小龍買洋房、汽車,還不時地摟著小龍的脖子撒嬌。當華盛頓州立大學的醫學院一年級同學琳達出現后,這位不排斥異域文化,理解中國武俠精神的美國姑娘,在李小龍的一次次武術對決中,看到一個男人真正的氣魄,一個視推廣本國武俠文化為生命的中國人,深深被武術觸動的琳達拋開世俗偏見,投入李小龍的懷抱,并將伴隨他與之走到生命的終點。
結語
近半個世紀以來,李小龍作為黃種人的身份在歐美統領的社會里高調出場,用中國拳術和儒學和道教的東方文化,征服了全世界。在當下英語詞匯里,“Kung fu”一詞成為耀眼的詞語。這是李小龍的獨語,是他在邪惡勢力猖行一世的歐洲,用自己堅硬的拳頭將這個陌生的詞語打進了英文的字典中,教育那些喪心病狂的歐洲人,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而是一條龍,一條真正讓你感到懼怕的東方龍。
作者簡介
李天義,成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張歡歡,蘭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