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事業單位具有數量多、人員多、支出多的特點,由于國家對事業單位的監管力度并不如企業那樣嚴格,導致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突出問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政府部門管理職能轉變和建設新型公共財政體系的需要。
一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部分收支沒有納入預算管理。按照相關財務管理政策規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如房屋等資產出租收入)、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等屬于政府非稅收入,均應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上繳財政專戶。財政補助事業單位取得的其他各類收入(如經營服務性收入等)均應比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上繳財政專戶。財政適當補助事業單位和經費自理事業單位取得的其他收入均應實行財政專戶儲存管理。政策規定是很明確的,但實際上,一些單位未將應納入單位預算管理的預算外資金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各有關部門雖對收費問題三令五申,但一些單位、部門在利益的驅使下巧立名目亂收費;有的甚至無視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設置賬外賬、小金庫等手段,隱瞞、截留財政資金和其他收入,貪污腐敗現象頻發。
第二,重視會計核算,輕事前預算管理和審計監督。首先,當前許多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人員存在著由其他崗位轉崗而來的問題,會計專業知識不足,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而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量較大,很多財會人員自身難以妥善處理,工作僅停留在會計核算的表面,忽視了事前的預算管理。其次,在眾多的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著事先科學的預測或預算管理,因此,常常是在預算難以維持項目正常運轉時,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又申請追加投資,既耽誤了項目的進展又影響了工作效率。再次,審計、監督中也存在著不足。審計監督部門限于人力、時間多是在撥款預算總數上審核把關,在具體的使用過程和效果上仍然缺乏較為完善的監督機制。
二 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措施
第一,加強收支管理。事業單位應力爭將單位各部門各項收支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的實施范圍,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要堅持按項目、按進度支出,不準隨意變更預算項目、超預算安排支出,因特殊情況需調整預算或追加支出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報批。
第二,科學合理地編制預算。在編制部門預算時,首先應該堅持預算編制、執行、評價并重原則,科學合理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預算、績效預算編制方法,實行預算內外綜合統籌,全部收支編入預算。
第三,建立預算考核制度。預算考核是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總體評價,是預算控制和預算糾偏的基礎,同時又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提供條件,是預算體系中重要的環節。預算管理在執行的過程中和階段目標完成之后都可以進行考核,它可以是一種動態考評,也可以是一種綜合考評。
三 養老金入市的風險分析
資本市場沒有“免費午餐”,養老金入市要面臨諸多風險,而且收益與風險是對等的,行差踏錯一步,收益就可能演變為風險。
1.宏觀經濟風險
目前,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通貨膨脹以及全球主權債務危機的多重沖擊下,我國未來宏觀經濟走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2012年1至4月份的CPI相較上年雖有所回落,但4個月的平均CPI卻比去年同期上漲3.7%,從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看,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將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因此貨幣當局很有可能為減弱通脹預期而被迫提高基準利率。這對于養老金這樣目前大部分將投資在固定收益產品上的資產來說,一旦處于加息周期,它的相對超額收益就會大打折扣。
2.市場風險
資本市場價格有起有落,養老金入市不可能只賺不賠。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充斥著難以管控的風險敞口,對資金的旺盛需求導致IPO的增發濫發,因此多數上市公司的質量令人擔憂。同樣令人擔憂的是我國股票市場盛行“炒風”,由于機構投資者的不足,多數散戶投資者存在“羊群效應”的心理,投資行為易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而盲目跟風,當炒作過度時,就很容易產生泡沫,從而加大了養老金投資的系統性風險。
3.道德風險
近年來,基金管理公司頻繁發生“老鼠倉”等基金黑幕和利益輸送丑聞,使養老金入市面臨著極大的道德風險。基金公司作為養老金的主要資產管理機構,掌握著養老金的投資大權,為了追求較高的投資業績而采取冒險投資行為或是為了牟取私利而利用龐大資金為自己轉移財富都會使養老金打水漂。美國的“安然事件”就是前車之鑒。安然公司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將員工401K計劃資產的一半以上拿去購買安然公司自己的股票,并在安然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勸員工不要出售股票,自己卻趁機大量拋售,致使員工的養老金損失殆盡。
4.社會風險
養老金維系著未來千千萬萬老百姓的生活給付,入市投資只能贏不能輸,一旦有所差池,勢必會引起民眾的恐慌與不滿,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危及社會穩定,甚至導致社會危機的爆發。
四 養老金入市的風險管理對策建議
證券投資的一個最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即將資金分配到那些不密切相關或負相關的證券上來對沖風險。合理安排養老金的投資分配結構能大大降低非系統性風險。因此,針對我國資本市場金融品種的情況,養老金可以投資企業債,金融債等風險相對較小的固定收益債券,也可以投資業績良好的藍籌股和共同基金產品。需要注意的是,投資于股票類資產的比例應當有所限制。
五 結語
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尚不成熟,因此,推進養老金的入市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政府要審時度勢,充分考慮到入市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加強風險管理,切不可急于求成,只有內外部環境更為成熟,養老金入市才能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楊雁霞.地方養老金入市:充滿擔憂的放行[EB/OL].中國廣播網,2012.3.21
[2]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進養老金投資體制改革迫在眉睫[EB/OL].郵政儲蓄網,2012.1.18
[3]朱青.養老金制度的經濟分析與運作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何偉、湯劍.企業年金運營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及其防范[J].蘭州學刊,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