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在成為世界東方強國的同時也成為了“人口老齡化大國”。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各個地區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以西部內蒙古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討論西部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其對經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給予針對性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老齡化 內蒙古自治區 經濟積極影響 經濟消極影響 合理建議
人口老齡化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今人口老齡化并不只是發達國家所特有的現象,現在已是全世界眾多國家面臨的普遍問題。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過程。1956 年,聯合國在《人口老齡化及其經濟社會影響》一文中將老年人的起點年齡定為60 歲或65 歲;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2010年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顯然,中國已經成為人口老齡化大國。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下,部分地區對人口老齡化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西部地區是近些年來中國建設和開發的重點。所以研究老齡化對其發展的利弊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中國西部地區包括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除港澳臺外),經計算西部地區有人口約360356231人。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有24706321人,占全國人口的6.86%,占5個自治區人口的24.26%。內蒙古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內蒙古經濟的發展直接反映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研究內蒙古人口老齡化問題具有代表性。這對我們未來對內蒙古發展,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約2470萬人中,其中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7.56%,同2000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65歲老年人所占比重分別上升了2.21和3.55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而14歲以下人口由1990年的610.37萬人下降到2010年348萬人,下降了14.35個百分點(見圖1)。老少比由1990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53.61%。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危急。
一 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口現狀
數據來源:由內蒙古自治區2010年《統計年鑒》整理得出
1982年我國將計劃生育寫入憲法,我國的人口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出生率由1982年的21.2%下降到了2010年的9.3%。隨著國家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病有所醫,死亡率由1982年的5.7%下降至5.5%,總體呈下降趨勢。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也導致了低自然增長率,1982年2010年,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2010年更是低到了3.8%(見圖2)。這些數據說明,內蒙古自治區已經步入了老齡化地區的行列。
數據來源:由內蒙古自治區2010年《統計年鑒》整理得出
二 人口老齡化對內蒙古經濟的影響
1.積極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可知,200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經濟活動參與率為32.99%,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例如,2005年,發達國家老年人參與率為8.43%,而內蒙古自治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中主要生活來源的23.88%來自勞動收入(見表1)。說明約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仍然奮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譬如學術研究,醫療服務行業的老專家,他們是經濟發展的有力推動者。他們其中有些甚至是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數據來源:由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整理得出
此外,老齡化趨勢會給服務產業帶來發展的契機。特別是內蒙古旅游業,內蒙古以其美麗寬廣的草原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其中老年人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如今,旅游業已經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之一,每年到內蒙古的旅游人數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長。
開發老年市場,振興老年產業,已經成為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內容。合理利用旅游資源,讓“銀發一族“帶動內蒙古旅游產業,填補旅游淡季的空缺。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可以推算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未婚、喪偶和離婚的比例為29.445%,約有12459025人,由此可以推算出內蒙古自治區60歲以上未婚、喪偶和離婚的人有約81218人。這就意味著對于吃穿不愁的老人來說孤獨可能是老年生活最大的困擾。旅游散心可以讓他們親近自然,結交朋友。除此之外,旅游還可以改變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對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都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2006年,我國老年市場的年消費能力達6000億元,而2010年,這一數據已突破20000億大關。
2011年,內蒙古自治區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數達到151.52萬人次,其中老年人比例在逐年上升。旅游業總收入達到889.55億元。旅游業總收入占全區GDP的6.24% 。老年人能給我國的旅游業帶來龐大的資金注入,內蒙古自治區更應該抓住這個寶貴的機會。
此外,人口老齡化也將推動內蒙古家政服務行業的轉型升級。數據來源為內蒙古科右前旗婦聯對全旗的家政服務工作調研結果顯示:被調查家庭中,雙職工家庭占86%;家庭月可支配性收入達4000元以上的家庭占78%;有家政服務需求的家庭占40%;曾接受過家政服務的家庭占25%。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務。人口老齡化將加快家政服務行業的轉型。
2.消極影響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如對消費總量和儲蓄總量的影響,對社會投資的影響。人口老齡化還使社會勞動力出現弱化和短缺現象。
從1990年到200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增加,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均壽命也在不斷增加。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從短期來看,個人的年齡階段不同,儲蓄行為也會不同。預期壽命的長短會影響人們的儲蓄和消費。所以,在年輕時個人需要儲蓄年老時的消費所需。而預期壽命的延長,這要求勞動者在年輕時就必須更多地儲蓄以安度更長的晚年生活。
如學者leff(1969)發現,老年人口負擔比的提高會減少國民儲蓄率。通過我國多年的實踐上來看,leff的結論比較合適。隨著計劃生育的推行和年輕人婚姻觀、育子觀的改變,我國的人口大國的紅利即將消失,加之我國推行了退休金和社會保險津貼,導致老年人低儲蓄率,對國民儲蓄的透支會大大超過對其儲蓄的速度,國民的儲蓄會越來越少,而儲蓄會直接影響到投資。
中國老年人歷來勤儉節約,所以老年人的消費支出有縮減的趨勢。從全區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看,老年人的生活必需品、保健費和醫療支出有顯著的提高,但是對于生活水平相對較低的老年人來說,對耐用品,如冰箱、彩電和住房的消費需求不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消費。
老齡化背景下的勞動適齡人口變化將直接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速度,其后果是勞動力短缺、經濟增長緩慢。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一定數量和一定質量的勞動人口的穩定供應,人口老齡化意味著老年人口比重加大,勞動適齡人口數量減少、比重下降,最后導致勞動力短缺。
如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豐富得到勞動力資源,是低廉的勞動力外向型經濟拉動的。人口老齡化讓我們的人口大國的優勢一點點喪失,尤其是內蒙古自治區,大部分的財政來源依靠資源帶動,開采自然資源,如果勞動力短缺,對內蒙古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三 針對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老齡化提出的建議
1.提高自治區老年人的教育水平和整體文化素質
加快發展自治區老年科教事業,提高老年人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整體素質,讓更多的老年人在退休后還能參與到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建設中,適當延長部分職業的退休年齡。從而更好地減緩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為此自治區政府應該加大對老年人口教育事業的投資力度,興辦形式多樣的老年大學,構建適合老年人學習的設施和環境,實行學費減免和補償的措施,讓老年人為自治區的發展貢獻余熱。
2.加大公共醫療衛生事業建設的力度,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
內蒙古自治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健康的人數占到老年總人數的41.89%,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被慢性病纏身。老年疾病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因此內蒙古應重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普及常見病知識,自治區內的優秀醫療專家應定期走到老年群眾中為他們義務巡診,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對于患有嚴重疾病的老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政策,根據老年人本身的實際情況,相應的減免一些費用。總之,提高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水平在眼下十分必要。
3.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揮好帶頭作用
內蒙自治區政府應在處理養老保險金管理方面起到監督監管的作用,防止專款被亂用,濫用,防止“空帳”現象出現,防止養老保險基金在內的社保基金被擠占挪用現象發生,管好用好老百姓的保命錢。政府還應在養老院敬老院方面加大投資力度。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大力推進各級各類養老機構建設,重點實施了市社會福利院、市光榮院、旗縣區綜合福利中心、老年養護院和農村敬老院新建、擴建項目。總投資約31195.1萬元,新增床位數4136張。 在自治區老年人口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同時還應加大加快我區旅游業發展,有力促進相關服務行業的成長和壯大,降低發展對資源的依賴程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擴大社會就業和促進民生改善,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的過程中,如何爭取政府資助基金、福彩公益金、委托服務項目,特別是長期項目以及接受政府轉移支付職能,助推老齡事業發展,幫助老年人安度晚年是自治區政府需要面對的挑戰。
總之,作為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未來中國將面臨老齡化帶來的更多的挑戰,同樣,內蒙古自治區乃至整個西部地區都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我們應隨時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建立健全各項法制體系,從容不迫地迎接任何困難。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2號),2011.4
[2]原新,萬能.緩解老齡化壓力,推遲退休有效嗎[J].人口研究,2006 (4)
[3]鞠燕龍.淺談人口老齡化對我國旅游業造成的影響及對策分析[D].黑龍江大學歷史與旅游學院,2012
[4]孫銘苑,現代服務業行業動態《內蒙家政服務業發展情況堪憂》[OL].謀思網,2012.1.9
[5]范敘春、朱保華.預期壽命增長、年齡結構改變與我國國民儲蓄率[J].人口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