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已經接近全民電商時代,網絡購物已成為大多數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遞行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市場規模龐大且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并成為電商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營、民營、外資三方快遞企業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尤其我國的民營快遞企業正在遭遇發展瓶頸,本文通過分析電商時代我國民營快遞企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 快遞
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物流也隨之變得繁榮起來,“得物流者得天下”,已成為眾多電子商務公司的信條。作為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遞,也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據統計,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的業務收入累計完成的數字為758億元,業務量(快遞件)累計完成36.7億件。僅2012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68.2億元,同比增長39.7%,業務量累計完成23.9億件,同比增長51%,其中“網購”快件量占到總快件量的60%左右,“網購”快遞收入占到快遞務總收入38%。不過,快遞服務的旺季多發生在中秋節、國慶節、雙十一、圣誕節、新年等主要節點之前,因此,隨著下半年商家促銷、網購火爆,快遞配送量有望創新高。而快遞業如此爆發式的增長,與電子商務行業的高速發展密不可分。
一 我國快遞行業現狀
目前,我國快遞大大小小快遞企業已有近萬家,主要有三類:一類是于1980年成立的國營快遞公司——中國郵政特快專遞EMS國際快遞公司(簡稱EMS),起初只受理國際快遞業務,1984年開始將業務范圍轉入國內,成為中國快遞市場自己的快遞品牌,受理國內實物傳遞、物品派送代收款、禮儀專遞、國內收件人付費等業務,同時提供代客報關和代客包裝。第二類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而不斷建立和發展的民營快遞企業,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派系:順德派順豐,桐廬幫“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網商系淘寶、京東和凡客等網商自建的物流體系,以及以宅急送、天天快遞為代表的自由式發展的主要專注同城快遞的民營快遞企業。第三類是國際外資快遞企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國際快遞四大巨頭——德國敦豪國際快遞有限公(DHL)、荷蘭天地快件有限公司(TNT)、美國聯邦快遞有限公司(FEDEX)和美國聯合包裹國際快遞有限公司(DHL),主要從事跨國快遞業務, 其中FEDEX和UPS在 2011年底已向國家郵政總局遞交國內快遞經營資質許可,目前仍尚在審批程序。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全民電商”時代,國營、民營、外資三方在快遞這個巨大的產業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二 目前我國民營快遞行業主要問題分析
1.行業內部混亂,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監管
與EMS和國際四大快遞巨頭不同,民營快遞是一個沒有全國性統一的行業組織。雖然自誕生以來,民營快遞的業務量以每年60%到120%的速度遞增,但如此飛速的增長給民營行業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也造就了諸多隱患。由于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各公司屢屢出現惡意競爭、相互排擠的現象,不僅影響了民營快遞企業的形象,也必然影響到整個民營快遞行業的形象和未來的發展道路。此外,盡管國家郵政局2007年9月21頒布了首個快遞服務標準,但此標準并不符合小型民營快的公司的實際情況,沒有得到民營快遞公司的支持和落實。各民營快遞的快遞價格和收費標準也不同意,服務質量與收費的衡量標準也無法可依。
2.業務量大,物流配送難度較高
由于電子商務涉及的產品種類繁多,商品的形態、內容和價值更加復雜化和多樣化,僅京東商城、當當網、卓越亞馬遜、凡客誠品、紅孩子、庫巴商城和樂友孕嬰童全年的快遞包
裹配送數量接近1.33億個,涉足幾百萬種商品,部分商品甚至對溫度、濕度等都有特殊要求,這無疑都加大了快遞配送的難度。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大戰中,淘寶和天貓的支付寶當日成交額是創歷史記錄的191億,訂單近1億單,這讓各個快遞公司的業務量都創新高,僅這一天的訂單量就是平時一個月的量,以11月15日的數據為例,申通當天的業務量是800萬,圓通是700萬,中通是470萬,匯通是135萬,天天是130萬,韻達是200多萬,宅急送是50萬,優速是40萬,港中能達是38萬,“爆倉”、“積壓”成為那幾天報道的常見詞語。由于在電子商務中,物流是電子商務的執行保證,因此物流服務也成為評價電子商務滿意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3.資金不足,遭遇發展“瓶頸”
資金因素是制約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卻有最難解決的因素,由于民營快遞公司主要是中小型公司,缺乏信貸等方面的因素,很少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外部融資渠道少,基本以自有資金來源為主,因此雖然快遞業務量大,卻由于條件限制無法受理。此外,成本壓力日趨增大,安全風險劇增,利潤空間減少,這些問題都讓快遞企業面臨發展瓶頸。
4.自動化程度低、缺乏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民營快遞企業主要還是人工操作,以宅急送為例,包裝、分揀、裝卸、搬運等大部分物流環節都是手工作業,除上海、北京這些大型的分公司有立體倉庫之外,大部分分公司都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配送中心的設施相當落后,與國際快遞業巨頭的先進電子機械設備根本無法比擬,“快件不快、貨物損毀、價格紊亂、索賠困難”等成為顧客投訴的主要問題。另外,從事民營快遞企業管理和配送等重要工作的人員基本沒有接受過快遞專業的相關知識培訓,文化程度也都不高,缺乏專業人才,快遞的服務和效率都得不到保障。而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 促進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主要對策
1.規范行業標準,促進行業內部整合
近日,由于貨物自燃事件,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接連對上海圓通、韻達等四家公司開出“罰單”,注銷這四家公司的二類航空貨運代理資質,并請各航空公司終止相關合作,不承運其攬收貨物。圓通、韻達等知名快遞企業航空執照被吊銷,也引發了對快遞行業的市場整頓之說。必須規范統一的行業標準,建立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為快遞行業營造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保障企業的合法利益和消費者權益。此外,面對國際快遞巨頭的虎視眈眈,民營快遞企業內部進行整合尤其是行業內的弱小企業進行整合,采取水平一體化的發展戰略,相互開放自己的資源,利用對方的優勢,避免惡意競爭,從而壯大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的力量,提高民營快遞企業整體市場競爭力。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謀求發展之路
對于民營快遞企業最為頭疼的資金問題,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對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的扶持力度,例如設立快遞行業發展基金,為一些發展良好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或者優先貸款政策,還可以國家投資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再租賃給民營快遞企業經營,用以減輕企業的投資壓力。另一方面,企業自身也可以通過發展供應鏈技術,從中找到一個核心企業,通過與核心企業建立合作協同關系,發展自己獨特的運營方式,從而解決技術和資金的不足。
3.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提高配送效率
一個完整的商務活動由“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四部分構成,在電子商務中,“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主要在網絡上實現,“物流”則是電子商務的后勤保障,也是“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基礎和載體。物流配送要實現現代化,必須依靠政府和企業自身的力量,完善物流配送體系。進入2012年,快遞業與電子商務業融合發展的態勢更加明顯。一方面,電商企業加快進入快遞物流行業,另一方面,快遞物流企業也開始嘗試電子商務。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相結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4.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培養專業人才
信息化技術水平是現代化快遞的生命線,能夠將物流活動中的包裝、倉儲、運輸、裝卸、流通加工以及信息處理等進行有效的有機結合。民營快遞企業必須構筑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完善的信息網絡平臺,從而實現供應商、經銷商以及物流企業的信息共享,保證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流通順暢,推動快遞行業的發展。此外,應該提高快遞行業員工的招聘標準,設立快遞從業資格考試,進行系統而規范的崗前知識培訓,并頒發快遞行業從業資格證書,提高快遞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提升顧客滿意,促進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慧典市場研究網.慧典市場研究報告;
[2]快遞整頓殃及電商行業.淘寶或成重災區,中新網;
[3]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物流業的發展[J].鄭金花,企業導報,2011(1)
[4]關于我國快遞業現狀的分析及發展對策的思考[J].李悅軍等.城市建設,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