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本文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國際市場需求約束加劇的背景下,深入探討了上海市服務業競爭力的現狀。
【關鍵詞】歐債危機 上海市 服務業
如今服務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發展服務業,不僅可以擴大內需,增加就業,而且能顯著提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整體競爭力。
隨著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歐債危機持續發酵,需求約束不斷加劇,上海市服務市場正面臨著激烈的國際和國內競爭,這對提高上海市服務業的競爭力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探討和分析上海市服務業的競爭力水平,從而制定有效的應對國內外競爭的策略,對于保持上海市服務業的發展優勢,實現上?!八膫€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目標,促進上海經濟發展轉型,提升上海市的產業整體競爭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 服務型經濟結構初現
建國以來,第二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上海市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其總產值和增長速度曾遠遠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市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從1978年到2010年,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占上海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8.6%增長到了57.3%,第三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8.3%。2010年,上海市第三產業實現總產值9833.51億元,同比增長10.1%,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42.58%,三次產業的比重為0.7∶42∶57.3(見圖1)。
二 服務業內部結構實現了優化升級
在上海市第三產業總產值快速增長的同時,其內部也出現了不均衡的發展趨勢。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在第三產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有了較大程度的下降;而專業化程度高、知識密集的生產性服務業,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在第三產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已經逐步實現了優化升級。
三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
2001年以來,以金融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為代表行業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2010年,上海市生產性服務業實現總產值5631.25億元,分別占2010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和上海市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的33%和57%,較2001年同期增長3998.81億元,增幅達到了245%,年均增長近15%。
四 服務業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區域集聚初步形成
在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上海市服務業的空間布局也在不斷優化。上海市中心城區,依托各自的區位優勢,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同時,上海市也探索了中央商務區多極化、分散化發展的新路。2007年3月,上海市認定了包括黃浦區西藏路環人民廣場現代商務區在內的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2012年,在2007年認定的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基礎上,又新認定了包括浦東新區世博園區會展商務集聚區等5個集聚區。從集聚區分布的空間位置來看,7個集聚區分布在內環以內,8個分布在內外環間,10個分布在外環以外,極大地緩解了中心城區商務功能過度集中帶來的壓力。從集聚區分布的行政區域來看,這些集聚區分布在包括崇明縣在內的所有區縣,為帶動所在區縣的經濟增長,促進上海市經濟結構轉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年末,上海市首批確定的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中的80%已基本建成或部分建成并初具規模。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初步統計,集聚區建成面積達到了155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總額2194億元。
由上可知,上海市服務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與上海“四個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目標相比,與上海經濟發展轉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我們對上海市的服務業競爭力水平進行客觀的評價,從而制定有效的應對國內外競爭的策略,進而保持上海市服務業的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江小涓、李輝.服務業與中國經濟:相關性和加快增長的潛力[J].經濟研究,2004(1)
[2]江小涓.“十一五”期間中國服務業發展的思路、目標和體制政策保障[J].管理世界,2005(1)
[3]關長海. 城市現代服務業競爭力研究[D].天津大學,2007
[4]張慧文.我國三大經濟圈金融服務業集群競爭力研究[J].管理世界,2010(6)
[5]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十二五”規劃[OL],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