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產業作為江西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幾十年來發展迅速,然而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零部件產業發展滯后于整車產業”、“汽車服務業不夠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江西省汽車產業的發展。增加研發投入,加快零部件產業升級和完善汽車服務業等發展策略的提出旨在促進江西汽車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江西;汽車產業;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166-02
一、江西省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汽車產業是江西省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基礎的支柱產業之一,2006—2010年五年間,江西省汽車產量從23.4萬輛發展到37.3萬輛,在江西省的國民經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見表1)。江西省擁有江鈴、昌河兩大汽車集團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以這兩大汽車集團為龍頭的整車與零部件產業鏈。截至2010年底,江西省擁有汽車、專用汽車(民用改裝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200多家,其中列入國家目錄的汽車制造廠4家,客車及專用汽車制造廠12家,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專業廠100多家,全行業從業人數達6萬多,總資產395億元,全省汽車工業已形成年產汽車50萬輛,專用汽車63萬輛的能力。
盡管江西省汽車產業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但就全國汽車產業整體水平而言,江西汽車還處于落后的地位:2010年江西省汽車產量全國排名第十五位,年產量不到排名第一的上海市產量的1/5,汽車工業總產值也明顯落后于排名靠前的上海、吉林、廣東、湖北等省市(見圖1、表2),江西省的汽車產業還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
二、江西省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1]。在江西省目前的汽車市場中,合資企業的產品占據大部分份額,擁有較強的實力,而本省企業的自主品牌產品相對較少。在合資企業中,真正掌握開發技術的是外方股東,本省企業話語權少,大多數企業主要還是依靠引進車型,依靠“拿來主義”。且政府和企業對汽車產業的研發資金投入不足,技術人才引進力度也不夠,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實現“產學研用”,這導致江西汽車產業未能形成高水平的汽車開發體系和自主開發能力,企業創新能力缺乏,集成創新能力薄弱,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較差,過分依賴投資拉動和粗放型增長。
2.零部件產業發展滯后于整車產業。在江西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的關系中,零部件企業長期處于滯后地位:2010年,江鈴汽車公司的輕型客車生產51 957輛,銷售50 780輛,市場份額在全國排名第二,江鈴公司的輕型載貨車生產129 315輛,銷售126 641輛,在全國排名第六,然而江西省汽車配件制造行業的銷售產值僅為16 300萬元,僅占全國銷售產值的0.02%,整車產業與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形成強烈的對比。
3.汽車服務業不夠完善。汽車服務業被稱為汽車后市場的黃金產業,服務業對于汽車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汽車服務業主要包括汽車分銷、汽車維修和保養、汽車裝飾和美容汽車信貸、汽車保險、汽車二手車交易和回收等。根據上汽集團統計數據:汽車服務業合計約占汽車工業總產值的1/3,約有1 000億元的市場規模[2]。上海、廣東等汽車產業發達的省市都十分重視汽車服務業的發展,在組建汽車金融公司、完善機動車保險市場和提高汽車售后服務質量上都下足工夫,江西汽車服務市場上的缺失成為制約整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江西省汽車產業發展策略
1.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政府層面上,應該形成鼓勵自主開發、倡導自主創新的氛圍,提高對技術進步獎勵,激發企業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應當建立技術創新平臺,重點發展產業前沿技術,培育產業共性技術創新能力[3];政府還應該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培育產業自主創新文化。在企業層面上,應自主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由企業、大學、專業機構自愿參加的技術研發聯盟,進行自主開發的合作,成果共享;應積極進行對外合作,充分利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的各種技術資源,采用多種方式開展產品研發和技術攻關合作;還應不斷積累研發經驗,注重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發展各類專有、專利技術,并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吸引政策。
2.加快零部件產業升級,提高汽車零部件產業競爭力首先加快江西省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并購重組步伐,幫助零部件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并以此提升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為產品打開市場提供方便[4];其次建立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改變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被動地位,整車廠不僅把生產任務“下包”給生產零部件的中小企業,并向零部件企業提供資金、技術、管理方面的援助,使其能真正參與整車企業的研發工作;最后建立一個完善的汽車零部件的產業集群,通過零部件產業的集群化使得分工更精細、更專業化,技術創新步伐更快,經濟效益提高更明顯,以制度創新來完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從而推動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5]。
3.完善汽車服務業。首先,要發展汽車金融、汽車保險以及汽車租賃等高附加值現代汽車服務業,支持省內最大的整車企業——江鈴和昌河兩大汽車集團公司從事整車銷售與分銷、汽車金融服務、汽車保險、汽車維修與配件和報廢車回收等服務產業價值鏈。以汽車金融服務為中心,全力保證和支持了汽車的整車銷售,獲得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的競爭優勢。學習上海、廣東等省市的做法,鼓勵整車企業集團、非銀行金融機構建立專業汽車金融服務公司,針對汽車消費者開展汽車金融服務。針對汽車消費的特點,建立專門的汽車客戶風險評價機制;允許多元化的汽車金融公司并存發展,形成有效競爭,減少服務費用[6]。其次,以品牌營銷為基礎,完善汽車的服務體系。對新車銷售、配件供應、售后服務、舊車交易等各種服務業務,實行以品牌汽車為核心,建立一體化的服務網絡、統一的銷售供應渠道、統一的服務規范、統一的技術標準,建立統一的客戶管理系統,促進汽車服務業規范化、標準化,促進汽車服務行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要樹立“以消費者滿意度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研究消費者的關注點,跟蹤售出車輛在各個時期的服務項目是否及時到位,通過建立消費者數據庫了解用戶的車況,并將諸如維修部件、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等及時反饋給整車企業,進而對消費者所有接觸點上的信息進行分析、挖掘,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客戶要求,以保持和增加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忠誠度。最后,建立以連鎖經營為主的汽車服務行業的組織結構。汽車配件銷售和汽車維修等服務企業可以實行連鎖經營模式,將分散的小規模企業聯合起來,進行一體化管理,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的行業組織結構,提高汽車服務業的組織化水平,形成較大的經營規模,取得較好的規模效益。
參考文獻:
[1] 郭輝.江西汽車工業的發展情況及競爭力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1):36.
[2]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 劉恩華,王今,門峰.區域汽車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汽車工業研究,2011,(6):10-12.
[4] 熊偉.中國乘用車零部件產業結構升級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4.
[5] 王延娜.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戰略探討[J].汽車工業研究,2010,(5):18-20.
[6] 洪怡.安徽省汽車產業競爭力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5.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