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國內外預制式電力排管施工情況的參考,調研,對預制式電力排管和工井進行了結構分析和試點工程應用,提出在工程中采用預制式電力排管及工井,其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組裝可以比較有效地解決現澆排管的制作時間長.養護期久、工作量大等缺點。
關鍵詞:預制式 電力排管 工井
中圖分類號:U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2(b)-0127-01
為了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和電網發展,排管工程日益增多,目前排管及工井施工采用現澆方式,雖然現澆結構的整體性較好,但工作量大,養護期長,噪音及污染不可避免。因此,工程中若采用預制式電力排管和工井的技術,不僅可以縮短施工工期,而且可以減小對城市道路的影響。
1預制式電力排管
1.1結構選型及連接方式
預制式電力排管采用截面為3孔和4孔的預制段,此種組合的排管箱體整體性好、受力合理、組合形式多樣、易制作且質量有保證,在現場拼裝中,也能滿足2度30分的折角要求。
通過箱體沉降情況分析、土體掏空試驗、排管構件及接口的抗壓、抗彎等試驗,電力排管預制段與段之間采用承插式連接、層與層之間上下交錯排列,可以保證排管箱體的受力及施工方便。
1.2關鍵技術
預制式電力排管段構件的內壁粗糙程度,將直接關系到電纜的敷設質量和電纜外絕緣層的保護。為了滿足電纜牽引過程中與排管之間的摩擦系數在0.2~O.25之間的要求,經過反復試制,發現除了提高模具鋼管外壁光潔度以外,抽管的時間與環境溫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1.3試驗應用
在一塊場地內預拼裝了一段3x4孔預制式電力排管,并進行現場動、靜載試驗測試排管的力學性能。在拼裝中發現,排管的構件與構件之間的縫隙存在著泥沙滲漏的可能性,將直接影響電纜敷設的質量,因此對排管構件的接口增加土工布包裹這道施工工藝。而且考慮到在實際工程中會有地下管線從預制式排管的下方通過,因此應考慮排管下部有適當掏空的距離,通過數值分析可知,下部土體可以掏空至2.6m,同時對于掏空大于2.6m的制定了掏空段排管的保護方案。
2預制式電力工井
2.1結構選型及連接方式
預制式電力工井選取17塊預制式工井的基本單元,最大的工井基本單元重量為1.9t,可以拼裝成幾乎所有形式的電纜工作井,以滿足不同類型的要求。
預制式電力工井采用箱板式組合,組合后的結構整體性好,同時在相應的位置還能靈活調換其他單元,充分體現了靈活性,例如頂板出入孔與非出入孔單元的轉換;底板拉環坑、集水坑、標準段之間的轉換;另外也可以通過添加或減少預制工井的各基本類型,調節工井的縱向長度,使之滿足不同電壓等級所需不同規格工井的需要。
2.2關鍵技術
在各工井單元接口處設置凹凸槽,在槽的縫隙中嵌入遇水膨脹橡膠并在螺栓孔處設置止水片。工井預制件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和橡膠止水裝置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滿足構件連接強度和三級防滲水的設計要求。
2.3試驗應用
在場地內預拼裝一個小型的T字井,以檢驗工井拼裝后的外觀尺寸、拼縫尺寸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試驗現場對預制式電力工井進行了動、靜載試驗,均達到規范要求。但在拼裝中發現,拼裝縫隙與原止水帶的厚度為3mm,由于施工和拼裝誤差,止水帶遇水膨脹后不能有效填充接口縫隙,導致工井防滲效果不理想,在考慮3mm的施工及拼裝誤差后,調整工井接口處的止水帶厚度,將原來的一層止水帶增加為雙層3mm×20mm止水帶
3排管和工井預制件間的連接工藝
預制式電力排警與工井的接口處采用濕接頭,工井端板的洞口預留尺寸比排管組合后的最大尺寸稍略外擴56cm,用以消除由于鋪設排管過程中產生的施工誤差,在接口處現澆混凝土。排管表面適當鑿毛以提高連接的整體性,接口外側3m處排管的墊層應加強,采用20cm厚鋼筋混凝土墊層。由于該連接處從結構受力上較為薄弱,所以填充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比預制電纜工井的混凝土等級高一級。
4工程中的應用
4.1樣板段工程概況
預制式電力電纜排管和工井樣板段工程在浦東成山路現場實施,樣板段工程總長度(包括工井)為114米,其中2×4-150孔預制式排管95米,預制式直線井和T字井各一個。
4.2樣板段工程中的情況
樣板段工程建成后,進行了靜載試驗及動載試驗,試驗證明預制式電力排管與工井的強度均達到相應的規范要求,各構件之間的接縫閉合性較好,而且已在成山路架空線入地工程中投入運行。
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第一個預制式電力工井組裝后,其抗滲性能只可以達到地下工程4級防水要求。經對工井結構拼縫連接方式和拼裝工藝進行改進后,為了能提高工井角落部位的防水性能,增強轉角部位的拼裝緊湊性,采用外拉預緊的方式處理在成山路樣板工程現場進行了第二座預制式電力工井的拼裝,能達到地下工程3級防水要求。
4.3預制式電力排管工藝與現澆工藝的bb較
預制式電力電纜排管和工井構件采用工廠化生產,現場規范化拼裝,節省了支模、綁扎鋼筋、混凝土養護等施工工序,減少了施工現場工作量,并且可一次性連續安裝。原先采用現澆工藝澆注一座工井需1周,并且需要28天的養護期,現在采用預制式工井,拼裝只需要2.5~2天的時間。
預制構件由工廠化生產,構件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從根本上避免工人在施工過程中造成的跑模、鋼筋綁扎不牢、混凝土振搗不實、養護周期縮短等施工質最問題,又大大減少了工程前期賠償費用、模板及管材費用,同時不影響工井與排管的使用功能,加強了施工的機械化操作。
5推廣應用的前景
在預制式工井內,可以逐步結合其他新工藝,例如采用電纜支架采用防腐支架工藝,不僅抗腐蝕能力強、安裝簡便、壽命長,而且對于局部表面損傷處的補涂操作也很方便,是今后推廣應用的方向。
隨著城市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預制式構筑物已經是太勢所趨。通過大力推廣應用預制式電力電纜排管和工井,能降低單位成本,提高性價比和實用價值,電力電纜排管工程采用預制構件的工藝,不僅能大大縮短施工周期,減少耗材,使工程質量更有可控性,而且在施工中降低了城市噪音,減少了環境污染,具有較高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GB50152-92混凝土結構試驗方法標準.
[2]GB8239-8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3]Je565-1994電力電纜用承插式混凝土預制導管.
[4]DL/T802-2002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電纜導管.
[5]GB 50217-94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6]GB 50168-92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7]GB 5001 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8]GBJ 321-90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9]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10]DGJ08-1 1-1999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11]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12]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