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章通過介紹山區,公路改建的特點,詳細的說明選線時所遇到的主要問題,并闡述針對問題所需采取的相應對策,還進一步介紹山區公路選線的原則、方法等。
關鍵詞;山區公路改建 進線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2(b)-0126-01
1山區公路改建的特點
山區公路改建受原道路線形,隧道、大型橋梁的建設位置,及山區公路沿線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山區公路的改建不同于山區公路的新建。
1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山區公路的線形通常比較差,部分路段設計指標比較低或者是采用極限值,在改建中對于線形較差的路段進行重新選線,為了節省工程造價,還應盡量利用原有道路的路基,所選的新線距離原有道路要盡量近,利于在較短的距離接人原舊路,既要充分利用原路又要提高線形等級;在選新線時還應盡可能利用現有公路上的橋涵、隧道等大型結構物。所以在山區公路改建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既要提高道路的線形等級,叉要更高程度的利用原有道路。要解決好這一問題,選線人員不僅要有很廣的知識面以及勘測經驗,更要對山區的地形地貌有很深的了解。
2山區的地形復雜,山戀起伏高差大。公路改建中改變線形提高公路等級,公路技術指標受到很大的限制。工程方案中的深路塹、高路堤、高架橋、隧道等方案的選用,對路線方案有著重大的制約與影響。選擇不同的工程方案往往改變了路線的總體布局,這正是山區公路的重點與難點。只有進行多次反復篩選、反復推敲,才能選定一條安全環保、經濟合理的路線方案。
3山區地質構造復雜,斷層的存在使巖體破碎滑坡、巖堆等不良地質現象經常發生。在這樣的地質情況下進行公路改建時,防護排水工程量很大,甚至有些路段的防護排水工程造價大于主體工程的造價,綜合處理比較困難。因此山區公路改建選線時,設計人員要綜合考慮,處理好改建過程中利用原路與選擇新線之間的合理配合問題。 4山區公路改建與平原情況一樣,會牽止到拆遷和土地征用的問題,因此如何處理好拆迂問題也是山區公路改建中的一個重要特點。
2選線所遇到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2.1環境的影響
(1)破壞生態自然和水土流失山區公路建設占用大量土地及破壞樹林,使公路沿線耕地和林地減少、植被覆蓋率降低,很大程度上影響和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山區公路建設中深挖高填較多,大量取棄士如果沒有防護措施就會隨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 (2)廊道效應山區公路路線不僅破壞自然環境自身的景現形狀,更使得生活在其中的生物變得脆弱,受到威脅或迫害。因此在公路設計中,路線設計與生態環境保護緊密相聯。首先應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在擬訂選線方案時盡可能避開生態環境敏感區域。要注意水土保持,注意沿線的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在滿足路線設計規范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路線線形和平縱組合,平衡填挖工程量,減少深挖高填。盡可能保護原有生態環境,通過設置構造物來減少工程對環境的破壞。路線穿越生物棲息區域或生物遷徒通道時,應設置高架橋或預留“生物通道,以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在植被茂盛的區域或是林區,還應設置凈空合理的消防通道。
2.2工程造價的影響 (1)公路改建工程造價的控制充分利用原有的道路,尤其是對于橋梁、隧道等大型結構物、以及原有防護排水系統的利用,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2)為山區經濟發展考慮原有山區道路附近的住戶,隨著經濟的發展,讓道路為山區群眾的生活生產提供最大的服務,在考慮工程造價的前提下,改建選線時要了解更多當地的規劃,使公路建設有一定的前瞻性。
3山區公路改建選線中應考慮的因素
3.1正確把握和運用政策
隨著國家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公路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國家及地方均制定了許多發展交通事業的政策,這對公路的建設改建或擴建是十分有利。但是,由于經濟發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使得各地財力狀況不一,各地方的配套政策亦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在公路改建選線時應正確把握和運用政策,要從實際出發,在保證改進公路功能的前提下,考慮民情,照顧特殊性,既要充分利用當地財政的能力促進經濟發展,又不能因公路改建給當地造成經濟負擔。如果當地財力較好,可以將公路等級提高到較高的等級,更好地適應當地經濟的發展。若勘測設計人員缺乏改建力度,不能較好地運用當地政策從而造成改建不徹底,就會使改建后的公路仍然不能適應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甚至造成重復改建。如果當地財政能力一般,對公路改建的要求力度并不是很高,若勘測設計人員將公路等級提得很高就會給當地政府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而且改建后的公路也發揮不出應有的經濟效益,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投資浪費。總之,在進行改建時,勘測設計人員應正確把握政策,同時應具有一定的發展意識,根據當地的經擠狀況以及今后發展的形勢來確定公路改建的規模等級,業主也應以此來決策公路改建規模的狀況。
3.2線形方案的選擇
山區公路的改建中對于線形較好的路段就是進行拓寬,使其寬度符合提高公路等級的要求,而對于原來線形較差的路段就要重新進行選線,然后再按照提高公路等級的要求進行設計。公路線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行車的速度和安壘,因此,山區公路改建中重新選線、改善線形是關鍵。因為原有公路已經充分利用了地形,進行了比較合理的線形組合,所以給改建時重新選線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山區公路改建中,特別是沿溪線的改建中,總體定向往往不是問題的主要方面,關鍵的問題是局部重新選線的路線方案的選擇。這時,作為勘測人員在進行實地選線時就應不怕辛苦,認真踏勘,在充分了解原公路地形的基礎上拓展思路、多動腦筋提出不同的選線方案,同時對各種方案進行充分的分析比較,從而使選出的線形既能滿足技術標準的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原有公路和構筑物,達到經濟的目的。
3.3工程造價控制
由于山區高差較大的特點,在具體選線時常遇到深挖、高填、高擋土墻等情況,采用那種形式合適,應進行分析比較,因為任何一種形式的選擇都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
3.4拆遷處理
對于任何公路改建項目都會遇到拆遷的問題。拆遷涉及到沿線群眾的切身利益,拆遷問題處理會直接影響公路改建項目的進展情況。許多地方在進行公路改建時,就是問題拆遷處理不當出現施工單位難以進場或即使施工工期較長的情況。因此,勘測設計人員對公路進行改建時,必須重視拆遷問題。首先,勘測設計人員應進行認真的實地勘測確定路線的走向,在滿足設計功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拆遷;其次,對于必須拆遷的路段勘測設計人員在具體布線時要進行多方案比較使拆遷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第三,勘測設計人員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照顧當地民情,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4結語
山區公路改建選線工作涉及的工作內容比較廣,應考慮的因素也多,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多深人實際親自勘察,多與當地的群眾交流,盡量利用原有道路,降低工程的造價,使公路工程經濟、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