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生物化學實驗,鐘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創新教育方法,本文提出生物化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具體探作模式。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 創新教育 實驗管理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2(b)-0183-01
生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專業基礎課。近年來,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生物學和農業科學的重要研究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工業、農業、醫藥和食品等領域.因而實驗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但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內容廣,實驗技術繁多,而實驗課時少,試驗設備落后、強調操作技能培養而忽視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等.使實驗教學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針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怎樣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
1整合實驗內容,提供創新教育的空間
針對生物化學實驗內容多,實驗技術繁雜的特點,在實驗教學中可以以實驗方法為線索整合一些實驗。例如,教學中用分光光度法的實驗有很多,如糖的定量測定(蒽酮法)、蛋白質含量測定(考馬思亮藍法),核酸含量測定(定磷法)、氨基酸含量測定(茚三酮法)和淀粉酶活性的測定等實驗。這些實驗只是實驗材料不同,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基本相同,在教學中可以整合,以其中某一兩個實驗為主,其他實驗設為選做,或是學生的課外實驗。當然這種整合不是簡單的把實驗刪除一部分,而是要精心設計每一個典型實驗。實驗整合后節省了課時,在相同的課時內可以學習更多的實驗方法,同時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外或實驗自習課上選做有關實驗。這樣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安排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在實驗教學中學生也會更加主動,更加有創新的空間和時間。節余出來的學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做設計性、綜合性、研究性實驗,這樣把實驗教學的重點向這些極富創造性的教學領域轉移。通過實驗的整合可以節省課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大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達到創新的效果。
2開放實驗管理,提供創新教育的條件
學生印象中傳統的“生化實驗課”就是聽老師講解實驗原理,按照已設計好的步驟,將一些已經配好的試劑倒來倒去,最后預期的實驗結果如期而至。而現代創新教育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熟悉實驗的每一個環節,在已知的實驗條件下開展創新。學生只有熟悉實驗室的設備,自覺遵守實驗室制度,在實驗過程中才能夠自己管理自己,實驗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進而有效地開展實驗創新教育,這樣的創新才有基礎,才能保證質量。具體怎樣實施呢?首先,讓學生參與實驗課的準備工作。要求部分學生與實驗教師一起預做實驗,實驗教師把操作技術,操作過程中的難點、注意事項提前傳授給他們。上實驗課時這部分學生就成了教師的好幫手,同時由于熟悉實驗室的現有設備,為選做實驗和實驗設計提供了條件,這樣對學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其次,改革實驗管理中不合理的部分。學生可以參與實驗室的管理,成為實驗室的主人,積極參與創新,使實驗室充分利用起來,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實驗室也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實驗室。要做到學生有好的思路,好的想法,就可以馬上通過實驗來實施。這樣,學生的創新有了實施場所,學生才會有創新的動力。實驗室也要建立為學生服務的開放式管理系統,用計算機網絡系統技術來解決開放實驗室帶來的管理問題。
3改革教學模式,提供創新教育的基礎
課堂實驗教學是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也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傳統的實驗教學明顯缺乏創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創新精神,積極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作好言傳身教的表率,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創新。改革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實驗,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講解,特別是參與實驗預做的學生。在實驗講解時,教師只講解實驗要點和易出錯的地方,同時提示學生書本的知識并非盡善盡美,引導學生從書本上找出不足,提出問題。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增設條件變更試驗和參數確定試驗,培養學生探索實驗條件和實驗創新的能力。其次,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要邊動手、邊動腦,想想操作目的、設計理由、有何優缺點、是否有更簡單、準確的方法等。最后,鼓勵學生廣泛查閱資料,分析實驗結果,認真領會實驗目的,掌握相關實驗,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實驗設計能力。
4完善考核制度,鞏固創新教育的成果
傳統的實驗課沒有獨立開課,只是理論教學的一個附屬部分,考核也主要是從平時的實驗報告中給出一個分數。考核是檢驗學習成績的一個標準,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短期指揮棒。考試制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應試教學只能培養會考試的學生,實驗技能很難得到培養,更談不上創新。創新教育應該有一套完整的實驗考核制度,考核的內容也應該是創新教育的一部分。考核、成績評定可以由預習和課前提問、實驗報告、實驗理論考試、操作考試、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撰寫科研綜述及科研論文等幾部分組成;在整個考核的過程中,應該加大創新的比重,鼓勵創新。有了一套完整的為創新教育服務的考核系統,就可以鞏固考核的成果,是創新教育得以實施的保障。從而促進學生在學習中既重視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又注意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造就大批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歷史任務”。創新是一個時代的課題,需要壘社會廣泛參與,形成創新的大環境。作為高校教師,只有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大膽實踐,才能使生物化學實驗教育活動充滿活力,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輸送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建武,等.生物化學實驗原理與方法[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2]范雁,宋慧春.淺論生物化學實驗課中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1,2l(6)358,362.
[3]杜朝昆,龔名.改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高等理科教育,2002,59-61,66.
[4]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師范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2.09.09.
[5]李敬.李慧荔.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方法探索[J].實驗室科學,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