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電木材料為倒,介紹熱固性塑料注射模自動剪澆-口技術,以減少產品的后序加工,提高產品的外表面質量,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和促連自動化生產。
關鍵詞:電未 澆口 剪澆口頂管 二次頂出 搖板淬火 回火
中圖分類號:TQ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2(b)-0008-03
1引言
以前我們設計熱固性塑料注射時,大部分都采用直澆口或側澆口進膠,然后再用后序加工的方法去除澆口。這樣設計并沒有錯,只是采用后序加工的方法去除澆口不但生產效率低,而且剪斷后的澆口痕跡會影響產品的外觀。下面我們以兩套電木膠料的注射模具來介紹熱固性塑料注射模自動剪澆口技術。
2電木蓋的自動剪澆口模具介紹
2.1產品介紹
如圖1,該產品是電熱煲的一個底頂蓋,材料為電木,縮水為1.01。外表面要求-拋光,未注出模角為1。中間#22孔有裝配要求,其它沒有特別要求。
2.2設計前分析
該產品要求一模出一件,自動生產。從產品形狀來看,只有從產品中間進膠,可以達到進膠平衡的效果,而且也不影響產品的外觀。如果按正常的電木模設計,則采用中間的孔圓盤形進膠,然后采用后序機械的加工方法去除澆口。這樣不但多了一道后序加工工序,而且加工后的產品膠口痕跡不整齊,會影響產品的外觀和裝配??紤]到熱固性塑料的特點,其在50~60。c流動性最好,注射成型溫度為50~60。c模具成型溫度為150~160c。于是我們可以采用比較先進的注射技術,即采用自動剪澆口注射。也就是在射膠完成后,立即在模具上剪斷澆口,然后再進行保壓,等產品在模具內高溫下固化后再頂出。這樣簡化了后序加工澆口,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提高了產品質量。對于該產品,我們可采用中間頂管來剪斷澆口。但是,當頂管剪斷澆口后,產品會卡在頂管上,于是我們還要采用二次頂出把產品頂出頂管,實現自動化生產。
2.3具體模具設計如圖2
見D-D切圖,當射膠完成后,注射機的頂棍立即頂動頂針托板13頂針板121.5mm,從而帶動推管5剪斷澆口(見剪膠口狀態圖)。然后注射機進入保壓狀態,同時頂棍停止頂出動作。當產品在模具內高溫下固化后,注射機的頂棍再次頂動頂針托板13及頂針板12、頂針托板11、頂針板10,帶動頂針和推管把產品頂出下模芯6(見第一次頂出狀態圖)。當頂出一段距離后,限位柱17頂動搖板19,從而頂動頂針托板11及頂針板10實現二次頂出,把產品從剪澆口頂管5中頂出(見頂針二次頂出圖),完成自動生產。
(見圖3)
該結構中的澆口套3和剪澆口頂管5均為易損件,其材料需用合金工具鋼2379(德國牌號),相當于國產Cr12MoiVl鋼材,熱處理后硬度為HR058-62。
3電燙斗底座自動剪澆口的模具介紹
3.1產品介紹
如圖4,該產品是一款電燙斗的底座,材料為電木,縮水為1,叭,外表面要求拋光,未注出模角為1,沒有其他特別要求。
3.2設計前分析
該產品要求一模出兩件,自動生產。從產品形狀來看,可以從產品正中間或側面進膠,但是這樣不但要后序人工二次加工澆口,而且也影響產品外觀,并且增加了生產成本,生產效率不高??紤]到該產品的材料是熱固性材料一電木,我們可以采用從產品四周周邊一起進膠,然后在注射機上利用模具自動剪斷澆口。這樣就減少了人工剪澆口的工序,而且產品的外觀較好,不會留下剪過澆口的痕跡,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因為熱固性塑料的特點,其在50~60℃流動性最好,注射溫度為50-60℃,模具溫度為1 50~160℃,我們就可以采用比較先進自動剪澆口的注射技術,也就是在射膠完成后,立即在模具上剪斷澆口,然后再保壓,等產品在高溫下固化后再頂出,實現自動化生產。
3.3具體模具設計如圖5。圖6
模具設計時將動模芯距型腔邊3mm外周邊做低0.5mm(見動模平面圖),作為射膠時的流道作用。模具在射膠時,限位塊8與動模板9并沒有合到位,中間有0.5mm的間隙,同時定模芯與動模芯之間也有0.5mm的間隙(見射膠狀態切圖,及“P”和“Q”放大視圖),膠料從產品周邊0.5mm的間隙進入型腔。射膠完成后,注射機再完壘把定模和動模合模到位,使限位塊8與動模板9之間沒有間隙,利用動模芯頂住定模芯的同時將澆口剪斷,然后注射機進入保壓狀態(見B-B切圖及“R”放大視圖)。當產品在高溫下固后,注射機的頂棍才開始頂動頂針托板14及頂針板13帶動頂針頂出產品和0.5mm的流道,完成自動生產。這種自動剪澆口后,模具上會有一整圈0.5mm厚的薄膠(進膠道),用風槍吹一下就可以吹掉。
該模具中型腔的材料要采用優質合金工具鋼8407(德國牌號),相當于國產9CrWMn,淬火后二次回火硬度為HRC54-56。
4結語
以上這兩套模具在實際生產中取得了好的效益。我們只是以電木材料為例介紹熱固性塑料的自動剪水口技術。對于其他的熱固性塑料(女BMc等)也同樣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在模具內自動剪澆口。自動剪水口模具在熱固性塑料注射模具已逐漸開始應用,它簡化了產品澆口的后序加工,提高了產品的外表面質量,大大的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值得同行們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祥寶主編.塑料工業手冊[J].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1.
[2]陳祥寶主編.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手冊[J].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