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就業要求出發,研究了該專業學生目前較具有實用價值的四大類證書和認證,分析其內在聯系,明確了各個技能證書考試的特點,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考取技能證書的目的性。將研究的結論應用于專業技能教學的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實踐表明,通過對專業技能證書體系的研究,能夠幫助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更好地籌備專業技能考試,進而取得相應的證書,達到強化專業技能實用能力,提高計算機學生就業率的目的。
關鍵詞:技能證書體系;技能考試;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TP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
隨著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近幾年應用型人才高等教育發展非常迅速。而專業技能證書作為衡量一名大學畢業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由于專業技能證書的頒發單位一般為教育部考試中心、信息產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以及計算機業界世界知名企業等權威部門,其考試的含金量和試題的實用性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所以,從一個更為現實的角度上看,專業技能證書成為應用型計算機畢業生就業時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專業技能特長的一個有力證明。對計算機專業技能證書的研究是當前形勢下非常必要而且實用的。
一、計算機技能證書體系
(一)計算機等級證書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的考試。其目的是以考促學,向社會推廣普及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該考試于1994年推出,分為四個級別和計算機專業英語,各級別簡介如下:
一級考核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辦公軟件及因特網(Internet)的基本技能。
二級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一種高級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以及上機調試的基本技能。
三級分為“PC技術”、“信息管理技術”、“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四個類別。“PC技術”考核PC機硬件組成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以及PC機使用、管理、維護和應用開發的基本技能;“信息管理技術”考核計算機信息管理應用基礎知識及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和辦公自動化系統項目開發、維護的基本技能;“數據庫技術”考核數據庫系統基礎知識及數據庫應用系統項目開發和維護的基本功能;“網絡技術”考核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四級分為“網絡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和“軟件測試工程師”三個類別。“網絡工程師”考核網絡系統規劃與設計的基礎知識及中小型網絡的系統組建、設備配置調試、網絡系統現場維護與管理的基本技能;“數據庫工程師”考核數據庫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以及數據庫設計、維護、管理、應用開發的基本能力;“軟件測試工程師”考核軟件測試的基本理論、軟件測試的規范及標準,以及制定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選擇測試工具、執行測試并分析評估結果等軟件測試的基本技能。
計算機專業英語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目前只在部分省市開考一級。
NCRE采用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形式。一級各科全部采用上機考試;二級、三級各科目均采用筆試和上機操作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四級目前采用筆試考試,上機考試暫未開考(上機考核要求在筆試中體現);計算機職業英語采用筆試形式(含聽力)。
(二)職業資格(水平)證書
國家(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宣布自2001年7月1日起實施《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先取證后就業的就業制度。通過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將獲得由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國家信息產業部人事司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職業資格證書”。目前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分為五個等級,初級(職業資格五級)、中級(職業資格四級)、高級(職業資格三級)、技師(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一級)。
國家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這種考試面向社會各行各業人員,以軟件專業水平為測試標準,是中國軟件專業的權威性考試。考試分為資格考試和水平考試兩種。資格考試是對符合報考條件的在職人員的水平、能力的認定,分為初級程序員(技術員)、程序員(助理工程師)、高級程序員(工程師)三個級別。水平考試對應考者沒有報考條件的限制。水平考試分為初級程序員、程序員、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四個級別。考試合格者由國家考委會頒發水平證書。
(三)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職業技能鑒定分為知識要求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兩部分。知識要求考試一般采用筆試,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現場操作或模擬操作等方式進行。計分一般采用百分制,兩部分成績都在60分以上為合格,80分以上為良好,95分以上為優秀。
原勞動部授權,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組織的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是全國范圍內統一組織實施的社會化職業技能考試。該考試采用國際通用的專項職業技能鑒定方式。考試合格者由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統一核發“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合格證書”。該證書可作為反映計算機專業技能水平的基礎性職業資格證書,在就業和職位評聘領域中可作為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證明。
(四)各類培訓、認證考試
1. 微軟認證(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onals,簡稱MCP)。MCP證書是全球公認的計算機軟件高級人才認證,是計算機軟件領域個人全面能力的證明,同時也獲得了微軟產品使用者的最大信任。該證書分為微軟認證產品專家(MCP)、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SE)和微軟認證軟件開發專家(MCSD)等證書。
2. 思科(Cisco)認證。依賴局域網和復雜的因特網運作的企業,需要技能化的專家為其網絡的順利運行和拓展提供保障。思科職業認證通過提供最新技術的有力培訓、有效的認證和再教育的資源,為IT專業人員及其顧主服務。根據行業的專業分工,Cisco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具有兩個系列: Track#1-網絡支持(Network Support,簡稱NS),Track#2-網絡規劃(Network Design,簡稱ND)等。
3. Sun認證。Sun公司推出了Java以及Solaris技術認證方案。目前Sun在中國推出的認證考試項目如下: ①Java認證考試。②Solaris系統管理認證考試。③Solaris網絡管理認證考試等。
4. 設計類認證。美國Adobe考試。通過該考試可獲得該公司頒發的Adobe(中國)認證平面設計師證書。美國AutoDesk認證考試。參加這種全球認證考試成績合格者由美國AutoDesk頒發全球認證證書。該證書分初、中、高級。
二、證書體系之間的聯系
以上是目前計算機專業技能證書體系中最為常見的四類證書,也是學生中報名參加比較多的考試。四類證書各有其側重點和特色,而從縱向和橫向它們又具有一定的聯系。
教育部考試中心所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是計算機技能證書體系中最為普及的技能證書,每年都有百萬人參加此類考試。該考試主要面向的人群是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和計算機專業中對某一學科方向較為熱衷的專業學生。相比上文提到的其它幾類技能證書體系,等級考試更側重于理論知識和基本編程技能的掌握。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職業資格證書是勞動者求職、任職、從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
職業技能鑒定是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對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動,屬于標準參照型考試。它是由考試考核機構對勞動者從事某種職業所應掌握的技術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做出的客觀測量和評價。
各類認證分別由相應企業組織,其特點就在于實用性和針對性都很強,是一種對實踐技能和理論的考察。而由于很多企業認證都能夠使學生在就業時具有較大的競爭力,也是學生中報考較多的技能證書體系。但也由于其針對性強而具有比較高的難度。
而四類證書體系并非孤立的,其間也具有非常多的聯系。例如:網絡方向而言,對于網絡知識學習的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分別報考四類證書中的網絡部分,如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絡以及思科認證等。四類證書中具有很多相穿插的內容。
三、引導學生參加相應的證書體系考核,滿足就業需求
1. 提高認識,明確要求。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證書體系的認識。在學生入學伊始,通過入學教育,就注意培養其對專業技能證書體系的認知,要求學生以創新學分的形式取得相應的計算機專業技能證書,使學生在思想上對專業技能證書體系產生足夠的重視。根據應用型人才教育實用性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調整、改革、優化課程設置以及相應教學內容,力求與現實就業需求相結合。
2. 細化專業,明確方向。根據學生特長及愛好細化專業方向,以突出方向特色。信息系一直處于不斷的教學改革的實踐中,為了使同學們能夠進一步加深所學內容的深度,提高其應用能力,將信息系學生專業細化為不同的專業方向等,采用課程技術內容與實際考核認證案例相結合的“嵌入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將考核認證案例嵌入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中,針對每個方向的學生開設不同的課程內容與認證案例,使其能學的更專;從而提高了學生報考專業技能認證的積極性,也使其對專業技能認證考試更有把握,實踐證明,學生在考取專業技能證書的比率逐年提高,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信心。
3. 聯系企業,明確需求。密切與相關企業聯系,及時從企業需求中反饋信息。通過與齊魯軟件園、中關村軟件園的多個軟件公司的交流,可以及時從企業方了解到近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有利于為學生報考專業崗位技能認證提供一個好的方向。近幾年在與中創軟件公司等機構合作中,針對企業不同“訂單”的需求,改革原教學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具體分為.NET方向、JAVA方向、“嵌入式”方向等,按照企業需求的不同規格要求,進行教學培養,最后經“訂單”相應崗位認證考核合格,直接進入企業的對應崗位工作,實現與企業需求人才的零距離對接。
4. 聯合培訓機構,考證就業并重。重視與職前培訓機構聯合辦學。從計算機培訓機構中可以吸取其培養模式與思路。通過聯合辦學的方式,還可以使高校的理論教育與培訓機構的實踐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得到全面地發展。在與北京愛思愛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齊魯軟件園師創培訓中心、海天培訓中心等機構的合作中,采用分階段方式進行培養,具體是:第一階段在學校進行培養,第二階段在培訓機構進行培養。第一階段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完成學生從事計算機專業所必須的軟件基本素養和軟件流行技術學習,為第二階段專項培養做好基本理論與技術的充分準備。第二階段在培訓機構,根據不同的需求方向,如:行業應用軟件工程師、對日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網絡工程師、信息分析與設計師等,通過相關案例與實訓項目,完成專業技能相關課程、專業素質培養的學習和訓練,最終完成專業技能認證考試,并取得就業資格。通過與職前培訓結構的聯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滿足了就業需求。
5. 參加計算機各種技能大賽,獲取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一年一度的《山東省計算機技能大賽》和其它各種技能大賽,根據大賽規定,系里有相關教研室的老師組成不同的參賽項目指導小組,指導學生參加大賽。按照比賽規程,凡參加初賽合格者,由省勞動廳和社會保障廳頒發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證書;凡參加復賽合格者,由省勞動廳和社會保障廳頒發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證書;凡參加決賽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并且符合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申報條件的,由省勞動廳和社會保障廳頒發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證書。獲證學生在參加就業招聘時,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四、結論
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專業技能證書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是其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標志,對其就業能力有較為明顯地影響。對專業技能證書的研究很值得在應用型院校中推廣。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相應的專業技能認證。學校和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相應的信息和引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網.考試等級劃分[EB/OL].http://sk.neea.edu.cn/jsjdj/show_sort_3.jsp?class_id=26_14_01,2011-8-16.
[2] 中軟培訓中心.[EB/OL]. http://www.csst.com.cn/, 2011-8-16.
[3] 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認證培訓[EB/OL]. http://www.ceosta.org/, 2011-9-6.
[4] 國家職業資格網.計算機考試[EB/OL]. http://www.zgks.org/news111.aspx?rootid=2nsort=2, 2011-9-6.
[5]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資格/水平考試[EB/OL]. http://www.ceiaec.org/spks.htm,2011-9-8.
[6] 劉太安等.嵌入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09,(22).
[7] 高圣虎等.論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的對等及銜接[J].職教論壇:教研版(南昌),2006.6.
[8] 劉育鋒.構建職業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溝通機制的比較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7.
[9] 湯新國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溝通和銜接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2.